书架
重生之科技洪流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24章 庞大的土方工程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时间悄然来到了6月初,赵一从大西北回来也才一个月的时间,好在手里能忙的工作都基本上忙完了,剩下的工作就是留给高端机器人去做就可以,不需要他亲自操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模拟实验,新型吸收辐射原料的苔藓植物基本上确认了下来,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明确的验证,剩下的工作就是在现实世界将这种苔藓植物给研发出来。

  自从有了高端机器人后,赵一的工作就相对轻松一些,他只需要负责关键部分就可以,剩下体力劳动部分,基本上不需要他再插手。

  当他刚刚闲下来没有多久,由摇光环境治理公司建设的水凝胶工厂基本上已经建设完毕,相应的输送管道也完成了一部分,具备初步试验的条件。

  为了现场观察水凝胶的实际效果,赵一打算亲自去现场看一眼,而不是听摇光环境治理公司的报告,这样直观性比较差。

  塔里木盆地的改造,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向天借水,如果水凝胶的效果不是特别的好,那么就必须要及时调整,所以他对这一步也是非常的重视。

  他的专机是直接飞往乌鲁木齐,然后再乘坐陆路交通工具越过天山山脉,来到库尔勒市,一路上非常的颠簸,交通问题始终是这边的大问题。

  好在过来的时候,也看到修建高速公路的现场,简直是热火朝天,为了尽快完成这边的基础道路建设工作,提供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

  国有筑路公司可谓是将很大的精力放到了这边,根据相关数据,调到这边的筑路工人人数规模达到了50万人,使用筑路工程机械多大5万台。

  其中从内地调过来的,具备技术条件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数量就多大10万人,剩下的工人都是从当地周边寻找的,做的基本上也是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体力活。

  不过为了让这边的人有一个生存手段,在筑路的过程中,从内地过来的技术工人,也毫不吝啬的交给他们如何操纵机器。

  因为这边的工程今后还会非常的多,用工规模甚至比现在还要大,根本不用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只是担心技术工人数量不够。

  而且内地技术工人来到大西北,对于这边的气候适应还是不够,很多人并不习惯这边的气候条件,只是没有办法,不过来,这边的工程就没法开工。

  所以他们很多人倒是愿意教导当地的工人学习机械操作技术,如果这边有足够的技术工人支持后续工程建设,他们就可以调回内地,条件要比这边要好很多。

  当然,为了鼓励技术工人教导当地工人技术,筑路企业也是拿出了一定的奖金出来,对带徒弟的师傅进行额外的奖励。

  目前建设的高速公路,是环塔里木盆地高速,全程4000公里左右,等到环形高速公路建设完成之后,再进行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高速公路建设。

  不过想要建设塔克拉玛干沙漠高速公路,还需要等到摇光环境治理公司对塔克拉玛干沙漠治理到一定程度,这样建设的难度较低,成本和工期都能够得到大幅度降低。

  经过两个多月的紧急研发和工厂扩建,天枢机械公司的在5月份的时候,针对大西北开发的工程机械进行了首批生产任务。

  虽然距离现在也才一个月的时间,但是天枢机械公司就已经送过来5万台各种工程机械设备,这些工程机械主要用于罗布泊的土方工程。

  现在已经是6月份了,这项工作必须要在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不然等到摇光环境治理公司大规模的进行人工降雨,到时候大水可能就要在塔里木盆地出现。

  这看上去没毛病,这么多水正好浇灌塔克拉玛干沙漠,其实不然,像这种干旱很久的沙漠地区,大水频发并不是好事,很可能会让土地成为盐碱地。

  虽然摇光环境治理公司有专门的针对盐碱地土地的治理方法,但是毕竟是要增加成本的,完全没有必要让大水出现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里面。

  坐在车上,赵一看完相关汇报信息,发现今年想要完成预订目标,凭借10万台工程机械估计比较难,就算是完成了,其中的工作强度也是非常的大。

  要知道,光是塔里木河流域的长度就长达2000多公里,是国内第四大河流,虽然很多河段已经干涸多年,但是想要疏浚的工作量丝毫没减。

  而且除了主干河道疏浚之外,各大支流也要进行相应的疏浚工作,土方量可能比主河道要小,但是工作量不见得要低。

  除了河道疏浚工作之外,另一项工作就是罗布泊地区干涸湖泊的加深工作,以便于能够容纳更多的水量,后续也能够更容易进行生态管理和经济开发工作。

  相比起这两项工作,现在建设的高速公路反而显得更加轻松一些,而且想要支持如此多的机械设备同时开工,能源消耗也是不小。

  好在从柴达木沙漠光伏发电场拉超高压直流输送线路并没有那么的困难,两者之间的距离比较短,国家电网也是正在紧罗密布的进行这项工作。

  赵一坐在自己的车上,通过自己的智能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