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拆东补西”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在和中国教育公司总裁王怀军的视频会议当中,赵一将自己关于高端型号机器人用于学校教学的想法提了出来。
高端型号的机器人用来做基础性教学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就是在本科阶段用于实践教学都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至于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就要看学校的教学层次如何了,如果都是开创性的实验,高端型号的机器人就需要大量占用中级人工智能的资源。
全国那么多的高校,本科又进行了大扩招,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必然是也会比之前要多很多,对于中级人工智能的算力消耗不会小。
目前中级人工智能主要的算力来源还是超级光子计算机,虽然也部署了不少的初级人工智能来分摊压力,但是原创性的东西,中级人工智能显然更胜一筹。
所以在会议上面,他只是提出了本科阶段以下,包括本科阶段使用高端型号机器人的可能性,并没有提出研究生阶段也用高端型号的机器人。
因为他也不是很确定将会消耗多少中级人工智能的算力,中级人工智能的算力还有很多其他的用途,目前扩大算力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
他家里就那么大,能够用来扩充算力的地方就那么多,所以对于算力的消耗,他还是比较在意的,能够节约一点是一点。
当然,这不是主要的原因,既然他都打算拿出超级光脑出来,完全可以让玄天科技公司在全国各地建设超级光脑基地,扩充算力。
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这会导致高校教师集体反对,因为他们的收入除了基本工资之外,和教学课程多寡有很大的关系。
使用高端型号的机器人来代替的话,会严重的影响了他们的利益,而且研究生阶段本就是属于研究创新型学习阶段,和机器人学习显然没有跟着真人老师学习要来得好。
他本身就在布一个大局,就是关于人工智能和人类之间的创新能力的对决,如果学生全是人工智能教导出来的,想要超越自然就更加的困难。
本科阶段之所以不用担心这些,主要是本科阶段主要是以专业理论学习为主,以实践动手能力为辅,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关于现有科学理论体系的学习,不管是真人老师来教学,还是人工智能来教学,其实差别不大,甚至因为人工智能的记忆里和精确性更好,反而略胜一筹。
至于本科阶段的实践动手课程,都是相对简单的,主要是以复制世界知名实验为主,将学生的思维从单纯的理论学习转变为具备一定的实验动手能力。
只有做足够多的基础性实验,才能够积累学生们的实验能力,而现代科学创新除了纯利润性创新之外,剩下的都和实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所以这些基础性实验,创新方面其实并不多,只不过是带着学生重现历史上的实验,进一步巩固学生们学习的理论知识,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避免陷入死读书的状态。
至于义务教育阶段,主要是弥补各个学校关于文化课程以外课程教师不足的问题,同时协助学校做好管理工作,毕竟就耐心来说,机器人绝对是最好的。
按照赵一的预估,义务教育阶段就算是非文化课程学习使用智能教师,也需要使用上千万的高端机器人,这是一笔庞大的数字。
现在高等院校的扩招也是在进行当中,只要高中阶段的学生还在意学习,以他们的智商,考上规定的分数,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难度。
所以就按照100%录取率计算的话,每年通过高考的本科生数量预计在2000万左右,大学本科四年,中学生人数大约在8000万。
这是以最大数量来计算的,由于高端型号的机器人不需要休息,基本上是可以实现教学工作连轴转,那么比例可以扩大到1:30的师生比例。
因为还有大量的其他教师在,这样的高端型号机器人教师和学生的比例已经很高了,属于最宽裕的数据比例。
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来配置的话,需要高端型号的机器人数量高达270万台,两者加起来就是1270万台左右。
就算是以5万成本计算,玄天科技公司需要投入的成本高达6350亿元,这对玄天科技公司来说,是巨大的资金消耗。
但是就算有如此压力,赵一觉得是值得的,毕竟这非常有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可以彻底解决我国的教师数量短缺的问题。
同时也可以给各大高校教师更大的压力,让其更加需要钻研自己的学术专业领域,期望能够在能力上超过人工智能,让自己的地位不会被取代。
王怀军对于他的这个设想,其实非常震惊,原本在本科阶段以下使用人工智能来进行理论教学就已经是非常大胆的创新了。
结果老板又提出使用机器人来替代实验课程和非文化课程的教学,这个想法更加的大胆,会不会被各大高校认可,他也不是很清楚。
因为说到底中国教育公司对高校的影响力并没有想象的大,要不是现在高校扩招带来的教师紧张,不得不让人工智能参与理论教学工作,估计能不能推行还是个问题。
现在又开始推进机器人进高校的动作,会不会引起更大的反弹,这谁也说不清楚,因为这么做确实会影响高校全体师生的利益。
特别是对于很多想要进入高校工作的人来说,这显然挡住了很多人的道路,那反对的声音甚至不局限于学校了。
不过王怀军也没有一口否决这个想法,而是觉得可以试试看,先在师资力量短缺的学校推广,看看效果如何,而且这些学校往往排名比较靠后,没有那么多的负担。
如果每年的全国高校教学测评结果出来后,机器人教学成绩领先的话,再扩大推广范围遇到的阻力就小很多,至少不会被过度责难。
至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中国教育公司拥有的发言权就要大得多,只要保证义务教育阶段老师的权益,同时对在读师范生的毕业分配不停止的话。
反对的人应该是不多的,我国的非文化课程师资力量不足是摆在台面上的问题,而培养足够胜任的教师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所以目前是以解决问题为主,而且引进机器人教师,并不等于会挤占其他教师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在和中国教育公司总裁王怀军的视频会议当中,赵一将自己关于高端型号机器人用于学校教学的想法提了出来。
高端型号的机器人用来做基础性教学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就是在本科阶段用于实践教学都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至于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就要看学校的教学层次如何了,如果都是开创性的实验,高端型号的机器人就需要大量占用中级人工智能的资源。
全国那么多的高校,本科又进行了大扩招,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必然是也会比之前要多很多,对于中级人工智能的算力消耗不会小。
目前中级人工智能主要的算力来源还是超级光子计算机,虽然也部署了不少的初级人工智能来分摊压力,但是原创性的东西,中级人工智能显然更胜一筹。
所以在会议上面,他只是提出了本科阶段以下,包括本科阶段使用高端型号机器人的可能性,并没有提出研究生阶段也用高端型号的机器人。
因为他也不是很确定将会消耗多少中级人工智能的算力,中级人工智能的算力还有很多其他的用途,目前扩大算力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
他家里就那么大,能够用来扩充算力的地方就那么多,所以对于算力的消耗,他还是比较在意的,能够节约一点是一点。
当然,这不是主要的原因,既然他都打算拿出超级光脑出来,完全可以让玄天科技公司在全国各地建设超级光脑基地,扩充算力。
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这会导致高校教师集体反对,因为他们的收入除了基本工资之外,和教学课程多寡有很大的关系。
使用高端型号的机器人来代替的话,会严重的影响了他们的利益,而且研究生阶段本就是属于研究创新型学习阶段,和机器人学习显然没有跟着真人老师学习要来得好。
他本身就在布一个大局,就是关于人工智能和人类之间的创新能力的对决,如果学生全是人工智能教导出来的,想要超越自然就更加的困难。
本科阶段之所以不用担心这些,主要是本科阶段主要是以专业理论学习为主,以实践动手能力为辅,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关于现有科学理论体系的学习,不管是真人老师来教学,还是人工智能来教学,其实差别不大,甚至因为人工智能的记忆里和精确性更好,反而略胜一筹。
至于本科阶段的实践动手课程,都是相对简单的,主要是以复制世界知名实验为主,将学生的思维从单纯的理论学习转变为具备一定的实验动手能力。
只有做足够多的基础性实验,才能够积累学生们的实验能力,而现代科学创新除了纯利润性创新之外,剩下的都和实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所以这些基础性实验,创新方面其实并不多,只不过是带着学生重现历史上的实验,进一步巩固学生们学习的理论知识,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避免陷入死读书的状态。
至于义务教育阶段,主要是弥补各个学校关于文化课程以外课程教师不足的问题,同时协助学校做好管理工作,毕竟就耐心来说,机器人绝对是最好的。
按照赵一的预估,义务教育阶段就算是非文化课程学习使用智能教师,也需要使用上千万的高端机器人,这是一笔庞大的数字。
现在高等院校的扩招也是在进行当中,只要高中阶段的学生还在意学习,以他们的智商,考上规定的分数,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难度。
所以就按照100%录取率计算的话,每年通过高考的本科生数量预计在2000万左右,大学本科四年,中学生人数大约在8000万。
这是以最大数量来计算的,由于高端型号的机器人不需要休息,基本上是可以实现教学工作连轴转,那么比例可以扩大到1:30的师生比例。
因为还有大量的其他教师在,这样的高端型号机器人教师和学生的比例已经很高了,属于最宽裕的数据比例。
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来配置的话,需要高端型号的机器人数量高达270万台,两者加起来就是1270万台左右。
就算是以5万成本计算,玄天科技公司需要投入的成本高达6350亿元,这对玄天科技公司来说,是巨大的资金消耗。
但是就算有如此压力,赵一觉得是值得的,毕竟这非常有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可以彻底解决我国的教师数量短缺的问题。
同时也可以给各大高校教师更大的压力,让其更加需要钻研自己的学术专业领域,期望能够在能力上超过人工智能,让自己的地位不会被取代。
王怀军对于他的这个设想,其实非常震惊,原本在本科阶段以下使用人工智能来进行理论教学就已经是非常大胆的创新了。
结果老板又提出使用机器人来替代实验课程和非文化课程的教学,这个想法更加的大胆,会不会被各大高校认可,他也不是很清楚。
因为说到底中国教育公司对高校的影响力并没有想象的大,要不是现在高校扩招带来的教师紧张,不得不让人工智能参与理论教学工作,估计能不能推行还是个问题。
现在又开始推进机器人进高校的动作,会不会引起更大的反弹,这谁也说不清楚,因为这么做确实会影响高校全体师生的利益。
特别是对于很多想要进入高校工作的人来说,这显然挡住了很多人的道路,那反对的声音甚至不局限于学校了。
不过王怀军也没有一口否决这个想法,而是觉得可以试试看,先在师资力量短缺的学校推广,看看效果如何,而且这些学校往往排名比较靠后,没有那么多的负担。
如果每年的全国高校教学测评结果出来后,机器人教学成绩领先的话,再扩大推广范围遇到的阻力就小很多,至少不会被过度责难。
至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中国教育公司拥有的发言权就要大得多,只要保证义务教育阶段老师的权益,同时对在读师范生的毕业分配不停止的话。
反对的人应该是不多的,我国的非文化课程师资力量不足是摆在台面上的问题,而培养足够胜任的教师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所以目前是以解决问题为主,而且引进机器人教师,并不等于会挤占其他教师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