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谓之美玉,代师传艺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亲属关系亲近来定。
若是亲生父母去世,需要守孝三年,唤为斩衰三年。
似诸葛玄这种叔父去世,诸葛亮等人需要守孝一年。
诸葛玄死于去年一月份,而诸葛亮就守孝到了今年一月份。
及至诸葛瑾信件发到之时,诸葛亮守孝之期刚刚完毕。
本来随着诸葛玄去世,他们断了收入来源,诸葛亮便准备先种几年田,好好学习积累几年。
可这时却收到了诸葛瑾的来信,言说其已经在刘备军中任职,刘备其人乃当世仁君,上司秦瑱亦是谦谦君子,都对其极为关照。
现在咱们诸葛家衰败至此,你我兄弟需要自食其力。
我在此处已经站稳脚跟,你不妨前来先投奔于我!
诸葛亮见得此信,心想自己在南阳种田左右也是闲居,既然诸葛谨已经站稳脚跟了,那他索性先来看看!
于是诸葛亮就安排好了家中事务,孤身朝着寿春城内行来。
而他一到寿春,诸葛瑾听到诸葛玄的死讯,便大恸当场,痛哭流涕。
也是因为消息不顺畅,诸葛亮等人不知道诸葛瑾在此。
导致诸葛玄去世,诸葛瑾任旧没有听到消息。
现在消息是听到了,可诸葛亮守孝都守完了,他又能怎么办?
诸葛亮见此,就给诸葛瑾道:
“叔父今葬于南阳,虽非还归故里,却已安息。”
“兄即有意,不妨先与弟前往祭拜,再行归返!”
可诸葛谨听此,却是摇了摇头道:
“三弟尚在襄阳,我去祭拜,一人即可,二弟无需随行。”
“今日我居于寿春,乃从军师秦君任事,本欲荐汝拜入秦君门下进学,惜哉今秦君南征,尚未归返!”
“贤弟不妨先随我见过主公,先居于此,待得秦君归来,再行拜礼。”
诸葛亮闻此,心想秦瑱天下闻名,自己兄长又如此推崇,索性就应了下来。
随后他又在诸葛瑾的引荐下见了刘备。
结果不见还好,刘备一见,顿时便喜欢上了诸葛亮这个聪慧勤勉的小伙子。
由是在不知道诸葛瑾意向的情况下,刘备也起了让秦瑱培养诸葛亮的意思。
这也就出现了秦瑱一回来,刘备就向秦瑱引荐诸葛亮这一幕。
可以说无论是诸葛瑾,还是刘备都有心让秦瑱收下诸葛亮。
诸葛瑾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抱大腿。
刘备却是单纯的看好诸葛亮,觉得诸葛亮好好培养,就能成为秦瑱一般的顶梁柱。
之前听得不知缘故,秦瑱还有些奇怪。
现在听得原委,他自不由暗自摇头,合着这些都是别人之意,没有诸葛亮自己的想法。
当下,他便对其直接发问道:
“此非吾欲闻之意也,虽说明公与子瑜都有意让汝从吾学之。”
“然则拜师学艺,需从己心,不知孔明之意如何?”
而他一说罢,孔明便即躬身一拜道:
“不才亮,亦愿从先生而学之!”
见得此状,秦瑱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别人的意见不重要,关键要孔明主观有意去学。
这样一来,他再夹带私货,也就更为方便!
不过有一点,诸葛亮若是拜师,那就会小上一辈,这样即便日后继任,也压不住刘备麾下这群骄兵悍将。
而且他权势极重,来日诸葛亮若是以弟子之名继任,有尾大不掉之患!
思虑之间,他便对诸葛亮道:
“虽愿从吾学之,吾却不收弟子,再者子瑜与我相交甚厚,不可乱了辈分,吾可代师传艺,不知汝可愿从之?”
而诸葛亮听闻此言,自是愣了一会儿,因他是诚心拜师,没想过秦瑱会不收。
但转念一想,秦瑱如此是怕占了他兄长的便宜,岂不是正合诸葛瑾所言长者之风!
念及此处,他不由暗自点头,暗道好个诚诚君子,真良师也!
当下他又再度对秦瑱一拜道:
“便依秦君之言,亮愿从之!”
就这样,随着这宴上一定,诸葛亮也就彻底在刘备军中扎下了根来。
”
第(3/3)页
亲属关系亲近来定。
若是亲生父母去世,需要守孝三年,唤为斩衰三年。
似诸葛玄这种叔父去世,诸葛亮等人需要守孝一年。
诸葛玄死于去年一月份,而诸葛亮就守孝到了今年一月份。
及至诸葛瑾信件发到之时,诸葛亮守孝之期刚刚完毕。
本来随着诸葛玄去世,他们断了收入来源,诸葛亮便准备先种几年田,好好学习积累几年。
可这时却收到了诸葛瑾的来信,言说其已经在刘备军中任职,刘备其人乃当世仁君,上司秦瑱亦是谦谦君子,都对其极为关照。
现在咱们诸葛家衰败至此,你我兄弟需要自食其力。
我在此处已经站稳脚跟,你不妨前来先投奔于我!
诸葛亮见得此信,心想自己在南阳种田左右也是闲居,既然诸葛谨已经站稳脚跟了,那他索性先来看看!
于是诸葛亮就安排好了家中事务,孤身朝着寿春城内行来。
而他一到寿春,诸葛瑾听到诸葛玄的死讯,便大恸当场,痛哭流涕。
也是因为消息不顺畅,诸葛亮等人不知道诸葛瑾在此。
导致诸葛玄去世,诸葛瑾任旧没有听到消息。
现在消息是听到了,可诸葛亮守孝都守完了,他又能怎么办?
诸葛亮见此,就给诸葛瑾道:
“叔父今葬于南阳,虽非还归故里,却已安息。”
“兄即有意,不妨先与弟前往祭拜,再行归返!”
可诸葛谨听此,却是摇了摇头道:
“三弟尚在襄阳,我去祭拜,一人即可,二弟无需随行。”
“今日我居于寿春,乃从军师秦君任事,本欲荐汝拜入秦君门下进学,惜哉今秦君南征,尚未归返!”
“贤弟不妨先随我见过主公,先居于此,待得秦君归来,再行拜礼。”
诸葛亮闻此,心想秦瑱天下闻名,自己兄长又如此推崇,索性就应了下来。
随后他又在诸葛瑾的引荐下见了刘备。
结果不见还好,刘备一见,顿时便喜欢上了诸葛亮这个聪慧勤勉的小伙子。
由是在不知道诸葛瑾意向的情况下,刘备也起了让秦瑱培养诸葛亮的意思。
这也就出现了秦瑱一回来,刘备就向秦瑱引荐诸葛亮这一幕。
可以说无论是诸葛瑾,还是刘备都有心让秦瑱收下诸葛亮。
诸葛瑾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抱大腿。
刘备却是单纯的看好诸葛亮,觉得诸葛亮好好培养,就能成为秦瑱一般的顶梁柱。
之前听得不知缘故,秦瑱还有些奇怪。
现在听得原委,他自不由暗自摇头,合着这些都是别人之意,没有诸葛亮自己的想法。
当下,他便对其直接发问道:
“此非吾欲闻之意也,虽说明公与子瑜都有意让汝从吾学之。”
“然则拜师学艺,需从己心,不知孔明之意如何?”
而他一说罢,孔明便即躬身一拜道:
“不才亮,亦愿从先生而学之!”
见得此状,秦瑱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别人的意见不重要,关键要孔明主观有意去学。
这样一来,他再夹带私货,也就更为方便!
不过有一点,诸葛亮若是拜师,那就会小上一辈,这样即便日后继任,也压不住刘备麾下这群骄兵悍将。
而且他权势极重,来日诸葛亮若是以弟子之名继任,有尾大不掉之患!
思虑之间,他便对诸葛亮道:
“虽愿从吾学之,吾却不收弟子,再者子瑜与我相交甚厚,不可乱了辈分,吾可代师传艺,不知汝可愿从之?”
而诸葛亮听闻此言,自是愣了一会儿,因他是诚心拜师,没想过秦瑱会不收。
但转念一想,秦瑱如此是怕占了他兄长的便宜,岂不是正合诸葛瑾所言长者之风!
念及此处,他不由暗自点头,暗道好个诚诚君子,真良师也!
当下他又再度对秦瑱一拜道:
“便依秦君之言,亮愿从之!”
就这样,随着这宴上一定,诸葛亮也就彻底在刘备军中扎下了根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