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04章:禅让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县的权力非常大。
尤其在明清时期,可以说朝廷的绝大部分事情,都是知县实际在做,而知县上面的官员,基本上都是指挥知县办事的,或者是通过文书来治理,整个帝国的权力核心,其实就集中在知县和内阁手里,因为只有这一大一小是在真正的做决策。
科举制度,给社会上下流动创造了机会和空间,同样的也创造了另一个场景,那就是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是读书人出身,也就是说在古代官员其实有两种身份,一种是官员,一种是读书人。
还记得范进中举吗,范进高兴地发了疯,为什么要发疯,因为中了举人,尽管你还不是官,但是你已经彻底脱离普通人的行列了。
徭役不用了,赋税可以减免,总之举人就是一条腿迈进官场的人,但又不是官,本质上还是读书人,是一个被官场承认的读书人。
范进中了举人之后,县令就请他去吃饭,范进也在这个场合表现了他虚伪的一面,因为他的母亲高兴地突然死掉了,本来县令还担心范进在母丧期间不能吃的太荤。
谁知道,范进毫无顾忌的把一个大虾球丸子夹到自己嘴里,作为儒家知识分子,满嘴的忠孝仁义,背地里行为确实这样,儒林外史不愧是讽刺大师之作。
举人可不仅仅是有特权,半只脚踏进官场,下令忌惮举人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举人背后有更加庞大的势力,这个就是师生情谊和同年情谊。
这个师生情谊好理解,同年是个什么意思,他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同学加同一批考上某个岗位这个概念,比如说你们都是康熙三年谋某个省的举人,那你们天然就有某种关系,而同学的关系更是神秘莫测。
典型的例子就是杨乃武和小白菜案件,一个小小的举人,最后惊动了太后,满清督抚级别的官员,说杀就杀了,为什么一个小小的举人,居然就能牵动太后和大半个官场呢,秘密就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上面。
杨乃武只是一个举人,被人告发和小白菜合谋害死了小白菜的丈夫,举人见了下令可以不用跪,也不能用刑,于是下令就请示学政,革除了杨乃武的功名,定了杨乃武的死罪,本以为事情也就这样,不就是个举人吗,革除了就是了。
但杨乃武有个同学叫吴以同,正好在虎胡雪岩家里做幕僚,然后就把他的冤情给胡雪岩说了,那胡雪岩可不是一般人物,正好这个时候,有个叫夏同善的官员在胡雪岩家里做客。
作为清朝最出名的红顶商人,能到胡雪岩家做客的,也指定不是一般人,这个夏同善一听这事,感觉冤情比较大,于是就答应回到京城之后想想办法。
夏同善官大吗,他官也不大,问题是他老师厉害,他老师叫翁同龢,是皇帝的老师,这种身份最容易见到大清的实际最高统治者,慈禧。
就这样,一件非常小的案子,就被捅到了太后那里,而最终这个案子牵涉面之所以如此巨大,是因为相关利益方太多了,读书人群体开始拉帮结派,官员也纷纷站队,闹得是不可开交。
所以说,不要轻易得罪一个举人,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他背后是什么人,尤其是当有共鸣的读书好人作为一个群体的时候,他们之前就会产生很多不可思议的奇妙联系。上古三代,没有什么“禅让”。
所谓的“禅让”是战国人意淫出来的。
编造者不是儒家,而是墨家。
它的基础就是墨家的另一个重要思想——尚贤。
为什么要鼓吹这个?
用现在的眼光看,先秦墨家不像一个学派,更像一个严密的社会组织,一个具有比较典型的“黑社会”性质。
墨家的门人大部分都出身寒微,在当时“尊尊亲亲”的风气下,他们难有出头之日。
怎么办?
作为平民阶层代言人的墨家,就创制了一套说辞作为平民进身的理论依据。
其核心就是“尚贤”——
无论什么人、什么出身,只要“贤”,作为圣哲明王就要启用他们,让他们当大官、提高地位。
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墨子·尚贤上》
甚至可以把王位让给他。
反过来说,能不拘一格起用民间人才的君主,才是圣哲明王,才会出现太平至德之世。
说白了就是为了给自己谋出路。
为了配合这个观点的宣传,墨家又编了许多谎话来做“证明”。
比如:
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濒,渔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
——《墨子·尚贤中》
你看,舜只是个农夫,帝尧却举用他,让他接自己的班,做了天子,治理万民。
但根据司马迁的《史记·五帝纪》的记载来看,传统的五帝系统是有致命硬伤的。
五帝本纪最后几句,他是有交代的。
原来这五帝是从儒书中挑选出来的五帝德和帝系姓。
太史公是这么说的:
學者多稱五帝,尚矣。然尚書獨載堯以來,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傳宰予問五帝德及帝繫姓,儒者或不傳。
到了司马迁时代已经出现了百家言黄帝的局面,这是多种因素造成的,问题是,司马迁要是给他们做传,该听谁的?
要知道司马迁是在董仲舒门下听过课的,但主要是春秋公羊传,老董是公羊大家,干啥都一股公羊味,这事对司马迁的影响是,要以儒书入手。
司马迁调查的结果是,大戴礼记中有讲五帝的,而且它的记载还不像别的纬书中说的那样不雅驯,于是基本上照抄了下来。
这不是个不负责任的做法,相反他是用了个二证法,结合书上说的,再去实地查考,听取别人口头相传的事迹做对比,在那个时代,大抵算得上最科学的办法了。
但太史公距离传说中的黄帝时代,有3000年了至少,这就好比我们现在到实地去考察商末周初的事情,这去实地考查的话,有成绩么?
更何况上古河流改道现象严重。
所以我们可以轻松的在文献中发现谬误:
黄帝者,少典之子。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蟜极,蟜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娶娵訾氏女,生挚。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崩,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
——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县的权力非常大。
尤其在明清时期,可以说朝廷的绝大部分事情,都是知县实际在做,而知县上面的官员,基本上都是指挥知县办事的,或者是通过文书来治理,整个帝国的权力核心,其实就集中在知县和内阁手里,因为只有这一大一小是在真正的做决策。
科举制度,给社会上下流动创造了机会和空间,同样的也创造了另一个场景,那就是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是读书人出身,也就是说在古代官员其实有两种身份,一种是官员,一种是读书人。
还记得范进中举吗,范进高兴地发了疯,为什么要发疯,因为中了举人,尽管你还不是官,但是你已经彻底脱离普通人的行列了。
徭役不用了,赋税可以减免,总之举人就是一条腿迈进官场的人,但又不是官,本质上还是读书人,是一个被官场承认的读书人。
范进中了举人之后,县令就请他去吃饭,范进也在这个场合表现了他虚伪的一面,因为他的母亲高兴地突然死掉了,本来县令还担心范进在母丧期间不能吃的太荤。
谁知道,范进毫无顾忌的把一个大虾球丸子夹到自己嘴里,作为儒家知识分子,满嘴的忠孝仁义,背地里行为确实这样,儒林外史不愧是讽刺大师之作。
举人可不仅仅是有特权,半只脚踏进官场,下令忌惮举人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举人背后有更加庞大的势力,这个就是师生情谊和同年情谊。
这个师生情谊好理解,同年是个什么意思,他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同学加同一批考上某个岗位这个概念,比如说你们都是康熙三年谋某个省的举人,那你们天然就有某种关系,而同学的关系更是神秘莫测。
典型的例子就是杨乃武和小白菜案件,一个小小的举人,最后惊动了太后,满清督抚级别的官员,说杀就杀了,为什么一个小小的举人,居然就能牵动太后和大半个官场呢,秘密就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上面。
杨乃武只是一个举人,被人告发和小白菜合谋害死了小白菜的丈夫,举人见了下令可以不用跪,也不能用刑,于是下令就请示学政,革除了杨乃武的功名,定了杨乃武的死罪,本以为事情也就这样,不就是个举人吗,革除了就是了。
但杨乃武有个同学叫吴以同,正好在虎胡雪岩家里做幕僚,然后就把他的冤情给胡雪岩说了,那胡雪岩可不是一般人物,正好这个时候,有个叫夏同善的官员在胡雪岩家里做客。
作为清朝最出名的红顶商人,能到胡雪岩家做客的,也指定不是一般人,这个夏同善一听这事,感觉冤情比较大,于是就答应回到京城之后想想办法。
夏同善官大吗,他官也不大,问题是他老师厉害,他老师叫翁同龢,是皇帝的老师,这种身份最容易见到大清的实际最高统治者,慈禧。
就这样,一件非常小的案子,就被捅到了太后那里,而最终这个案子牵涉面之所以如此巨大,是因为相关利益方太多了,读书人群体开始拉帮结派,官员也纷纷站队,闹得是不可开交。
所以说,不要轻易得罪一个举人,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他背后是什么人,尤其是当有共鸣的读书好人作为一个群体的时候,他们之前就会产生很多不可思议的奇妙联系。上古三代,没有什么“禅让”。
所谓的“禅让”是战国人意淫出来的。
编造者不是儒家,而是墨家。
它的基础就是墨家的另一个重要思想——尚贤。
为什么要鼓吹这个?
用现在的眼光看,先秦墨家不像一个学派,更像一个严密的社会组织,一个具有比较典型的“黑社会”性质。
墨家的门人大部分都出身寒微,在当时“尊尊亲亲”的风气下,他们难有出头之日。
怎么办?
作为平民阶层代言人的墨家,就创制了一套说辞作为平民进身的理论依据。
其核心就是“尚贤”——
无论什么人、什么出身,只要“贤”,作为圣哲明王就要启用他们,让他们当大官、提高地位。
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墨子·尚贤上》
甚至可以把王位让给他。
反过来说,能不拘一格起用民间人才的君主,才是圣哲明王,才会出现太平至德之世。
说白了就是为了给自己谋出路。
为了配合这个观点的宣传,墨家又编了许多谎话来做“证明”。
比如:
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濒,渔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
——《墨子·尚贤中》
你看,舜只是个农夫,帝尧却举用他,让他接自己的班,做了天子,治理万民。
但根据司马迁的《史记·五帝纪》的记载来看,传统的五帝系统是有致命硬伤的。
五帝本纪最后几句,他是有交代的。
原来这五帝是从儒书中挑选出来的五帝德和帝系姓。
太史公是这么说的:
學者多稱五帝,尚矣。然尚書獨載堯以來,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傳宰予問五帝德及帝繫姓,儒者或不傳。
到了司马迁时代已经出现了百家言黄帝的局面,这是多种因素造成的,问题是,司马迁要是给他们做传,该听谁的?
要知道司马迁是在董仲舒门下听过课的,但主要是春秋公羊传,老董是公羊大家,干啥都一股公羊味,这事对司马迁的影响是,要以儒书入手。
司马迁调查的结果是,大戴礼记中有讲五帝的,而且它的记载还不像别的纬书中说的那样不雅驯,于是基本上照抄了下来。
这不是个不负责任的做法,相反他是用了个二证法,结合书上说的,再去实地查考,听取别人口头相传的事迹做对比,在那个时代,大抵算得上最科学的办法了。
但太史公距离传说中的黄帝时代,有3000年了至少,这就好比我们现在到实地去考察商末周初的事情,这去实地考查的话,有成绩么?
更何况上古河流改道现象严重。
所以我们可以轻松的在文献中发现谬误:
黄帝者,少典之子。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蟜极,蟜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娶娵訾氏女,生挚。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崩,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
——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