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3章:卧薪尝胆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十四丈(合今181 .8米)应是事实,因台上还建有大量宫室。
不论其高度和能见度究竟有多少,总之,姑苏台是当时天下最高大、最宏伟的台榭建筑,这是可以肯定无疑的,所谓东方之珠,不过如此(注1)。
可以想象,当“明珠”建成之日,吴王夫差登上巍巍高台,背倚着容量千石的巨型酒钟,一面痛饮,一面远眺,数百里太湖风光尽收眼底,只觉得心旷神怡,半个灵魂仿似都要飞上天了(注1)。
他在台上快活,却不知道这五年来,吴国人民为了建这该死的姑苏台,受尽了多少苦楚!
就是为吴王夫差的一己之欢,他们昼夜并作,苦赶工期,有的抛尸在路旁,有的哭泣于巷中,怨望之声,充斥全国。不过这也不能完全怪句践的招数阴损,如果不是夫差自己耽于享乐,不恤民生,旁人就是有再阴损的毒招,也使不进去不是?
注1:据《吴郡志》引《山水记》云:“造九曲路,高见三百里”。同书引《洞冥记》:“周旋诘屈,横亘五里,崇饰土木,殚耗人力。宫妓千人,作长夜之饮,造千石酒钟。”
接着,文种又使出“灭吴九策”中的第四策,送了天下第一美女西施入吴,从此,夫差就更加沉迷于享乐了,他命大臣王孙雒在姑苏台不远,又建起一座美轮美奂规模宏大的大型离宫,名曰春宵宫,“又于宫中作海灵馆.馆娃阁,铜沟玉槛。宫之楹榱,皆珠玉饰之”(《吴郡志》引《洞冥记》)。
也就是说,这宫中的排水管道都是用铜浇铸而成,栏杆和门槛则都用玉石雕琢而成,连柱子和屋椽屋桷上都镶嵌了珠玉,真可谓楼阁玲珑,金碧辉煌。
另据《述异记》:“吴王有别馆在句容,楸梧成林,故名梧宫。或云即馆姓宫,宫有梧桐园。”
可见宫中还种满了郁郁葱葱的梧桐树,相当小资。这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比较完备的早期园林,后来苏州人那么喜欢建园林,看来都是跟夫差这个老祖宗学的。
其实,你别看夫差像个大老粗,但事实上他相当浪漫。据说西施喜欢跳舞,他就建了一个“响屧(音xiè,古代鞋中的木底)廊”,
命人将馆娃宫的长廊下面全部凿空,再埋下数以百计的大缸,上铺木板,让西施穿木屐起舞,裙系小铃,跳起来,铃声和大缸清朗的回响声,“铮铮嗒嗒”交织在一起,繁音促节,像欢乐的锦瑟,像清和的瑶琴,仿佛这世间最美妙的音乐。
梧桐夜雨,幽宫响屧,好文艺啊。夫差向我们证明了一个男人,沉浸在爱情之中时,能够爆发出何等惊人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而他的这些文艺细胞,也让“姑苏台”三个字成为历代文人描写江南的诗词作品中最常用的物象,你在古诗词网上随便一搜,就有一百多首!
此外,夫差还在姑苏城中挖了一个大人工湖,湖上布置锦帆,或者说游艇,经常和西施在上面开party,故名之为“锦帆泾”。
又建了个鱼城养鱼,建了个鸭城养鸭,建了个鸡陂墟养鸡(均在今苏州工业园区),建了个酒城造酒!(菠萝总感觉……太会玩了……度娘一搜……一大堆……接着奏乐……接着舞……)
还经常开个青龙大舟跟西施一起到太湖里乘风破浪,避暑消夏——我们的夫差老小伙儿,还真是懂得享受生活呀!
只可惜,吴国被灭后,姑苏台以及春宵宫、馆娃宫等建筑都被越人的大火烧成一片灰烬,太湖中的青龙大舟也被越人抢走(见《国语吴语》:“焚其姑苏,徙其大舟”)。
后来东晋时陆逊的后裔陆玩,曾建宅于灵岩山馆娃宫旧址,后舍宅为寺,灵岩山遂为佛教胜地。不过里面的好些景点还流传着西施的美丽传说,大家有空可以去旅游一下!
有个浣花池,据说是给西施泛舟采莲的;还有个玩月池,据说是给西施赏月的;据说这两个池虽逢干旱,池水也不会干涸。池中曾产过莼莱,夏季吃了可以去热,秋季吃了却又可以去寒。
还有个吴王井,据说是西施照容理妆的,因夫差经常站在旁边亲自给西施梳头,故名;宫内最高处还有个琴台,可饱览太湖风光,据说是西施操琴的地方。
灵岩山南又有个采香泾,据说是专为西施去香山采种香草之用,传说是依据吴王一箭所射的方向而开凿,又名“一箭河”。
总之,吴王夫差帅气多金,浪漫文艺,出去能称霸天下,回来能享受生活,这种绝顶好男人,
对吴国老百姓来说不见得是幸事,但对他老婆西施来说应该蛮幸福,说不定西施真的很爱他,至于历史的真相,可又有谁知道呢?
秦皇岂无德,蒙氏非不武。岂将版筑功,万里遮胡虏。团沙世所难、作垒明知苦。
死者倍堪伤,僵尸犹抱杵。十年居上郡,四海谁为主。纵使骨为尘,冤名不入土。
唐代文人于滇的一首《长城》、道尽了2000年前秦始皇修长城的无限悲凉。
那道盘踞在重峦叠嶂之间、蜿蜒于无垠沙漠之上,气势恢弘,坚固雄伟的万里长城,立千年而不倒,其磅礴浩大之势、令万代叹服。而其背后的辛酸,不得不令人想起那句荒唐的谎言谶语:亡秦者胡也!
秦始皇完成统一霸业,中原大地上唯吾独尊。然而,他并没有陶醉于一统天下的成就之中,而是一直忧心忡忡,不断谋求维持大秦帝国长治久安之法。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开始巡游天下,真切地感受到西部边陲之地与东部临海之滨在经济文化水平上的差距,同时也为一种流行于齐地的方术深深吸引,从而对求仙问道、长生不老之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一位略微精通方术的方士一卢生,逐渐成为秦始皇的宠臣,也成为刺激秦始皇修建长城的罪魁祸首。卢生虽为方士,但对秦始皇的施政方针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当时正值壮年的秦始皇,对生死问题有着极为紧迫的危机感,尤其是在两次出巡途中遇袭之后,内心的恐慌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在他看来,帝王的长生不老似乎与帝国的长治久安有着必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十四丈(合今181 .8米)应是事实,因台上还建有大量宫室。
不论其高度和能见度究竟有多少,总之,姑苏台是当时天下最高大、最宏伟的台榭建筑,这是可以肯定无疑的,所谓东方之珠,不过如此(注1)。
可以想象,当“明珠”建成之日,吴王夫差登上巍巍高台,背倚着容量千石的巨型酒钟,一面痛饮,一面远眺,数百里太湖风光尽收眼底,只觉得心旷神怡,半个灵魂仿似都要飞上天了(注1)。
他在台上快活,却不知道这五年来,吴国人民为了建这该死的姑苏台,受尽了多少苦楚!
就是为吴王夫差的一己之欢,他们昼夜并作,苦赶工期,有的抛尸在路旁,有的哭泣于巷中,怨望之声,充斥全国。不过这也不能完全怪句践的招数阴损,如果不是夫差自己耽于享乐,不恤民生,旁人就是有再阴损的毒招,也使不进去不是?
注1:据《吴郡志》引《山水记》云:“造九曲路,高见三百里”。同书引《洞冥记》:“周旋诘屈,横亘五里,崇饰土木,殚耗人力。宫妓千人,作长夜之饮,造千石酒钟。”
接着,文种又使出“灭吴九策”中的第四策,送了天下第一美女西施入吴,从此,夫差就更加沉迷于享乐了,他命大臣王孙雒在姑苏台不远,又建起一座美轮美奂规模宏大的大型离宫,名曰春宵宫,“又于宫中作海灵馆.馆娃阁,铜沟玉槛。宫之楹榱,皆珠玉饰之”(《吴郡志》引《洞冥记》)。
也就是说,这宫中的排水管道都是用铜浇铸而成,栏杆和门槛则都用玉石雕琢而成,连柱子和屋椽屋桷上都镶嵌了珠玉,真可谓楼阁玲珑,金碧辉煌。
另据《述异记》:“吴王有别馆在句容,楸梧成林,故名梧宫。或云即馆姓宫,宫有梧桐园。”
可见宫中还种满了郁郁葱葱的梧桐树,相当小资。这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比较完备的早期园林,后来苏州人那么喜欢建园林,看来都是跟夫差这个老祖宗学的。
其实,你别看夫差像个大老粗,但事实上他相当浪漫。据说西施喜欢跳舞,他就建了一个“响屧(音xiè,古代鞋中的木底)廊”,
命人将馆娃宫的长廊下面全部凿空,再埋下数以百计的大缸,上铺木板,让西施穿木屐起舞,裙系小铃,跳起来,铃声和大缸清朗的回响声,“铮铮嗒嗒”交织在一起,繁音促节,像欢乐的锦瑟,像清和的瑶琴,仿佛这世间最美妙的音乐。
梧桐夜雨,幽宫响屧,好文艺啊。夫差向我们证明了一个男人,沉浸在爱情之中时,能够爆发出何等惊人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而他的这些文艺细胞,也让“姑苏台”三个字成为历代文人描写江南的诗词作品中最常用的物象,你在古诗词网上随便一搜,就有一百多首!
此外,夫差还在姑苏城中挖了一个大人工湖,湖上布置锦帆,或者说游艇,经常和西施在上面开party,故名之为“锦帆泾”。
又建了个鱼城养鱼,建了个鸭城养鸭,建了个鸡陂墟养鸡(均在今苏州工业园区),建了个酒城造酒!(菠萝总感觉……太会玩了……度娘一搜……一大堆……接着奏乐……接着舞……)
还经常开个青龙大舟跟西施一起到太湖里乘风破浪,避暑消夏——我们的夫差老小伙儿,还真是懂得享受生活呀!
只可惜,吴国被灭后,姑苏台以及春宵宫、馆娃宫等建筑都被越人的大火烧成一片灰烬,太湖中的青龙大舟也被越人抢走(见《国语吴语》:“焚其姑苏,徙其大舟”)。
后来东晋时陆逊的后裔陆玩,曾建宅于灵岩山馆娃宫旧址,后舍宅为寺,灵岩山遂为佛教胜地。不过里面的好些景点还流传着西施的美丽传说,大家有空可以去旅游一下!
有个浣花池,据说是给西施泛舟采莲的;还有个玩月池,据说是给西施赏月的;据说这两个池虽逢干旱,池水也不会干涸。池中曾产过莼莱,夏季吃了可以去热,秋季吃了却又可以去寒。
还有个吴王井,据说是西施照容理妆的,因夫差经常站在旁边亲自给西施梳头,故名;宫内最高处还有个琴台,可饱览太湖风光,据说是西施操琴的地方。
灵岩山南又有个采香泾,据说是专为西施去香山采种香草之用,传说是依据吴王一箭所射的方向而开凿,又名“一箭河”。
总之,吴王夫差帅气多金,浪漫文艺,出去能称霸天下,回来能享受生活,这种绝顶好男人,
对吴国老百姓来说不见得是幸事,但对他老婆西施来说应该蛮幸福,说不定西施真的很爱他,至于历史的真相,可又有谁知道呢?
秦皇岂无德,蒙氏非不武。岂将版筑功,万里遮胡虏。团沙世所难、作垒明知苦。
死者倍堪伤,僵尸犹抱杵。十年居上郡,四海谁为主。纵使骨为尘,冤名不入土。
唐代文人于滇的一首《长城》、道尽了2000年前秦始皇修长城的无限悲凉。
那道盘踞在重峦叠嶂之间、蜿蜒于无垠沙漠之上,气势恢弘,坚固雄伟的万里长城,立千年而不倒,其磅礴浩大之势、令万代叹服。而其背后的辛酸,不得不令人想起那句荒唐的谎言谶语:亡秦者胡也!
秦始皇完成统一霸业,中原大地上唯吾独尊。然而,他并没有陶醉于一统天下的成就之中,而是一直忧心忡忡,不断谋求维持大秦帝国长治久安之法。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开始巡游天下,真切地感受到西部边陲之地与东部临海之滨在经济文化水平上的差距,同时也为一种流行于齐地的方术深深吸引,从而对求仙问道、长生不老之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一位略微精通方术的方士一卢生,逐渐成为秦始皇的宠臣,也成为刺激秦始皇修建长城的罪魁祸首。卢生虽为方士,但对秦始皇的施政方针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当时正值壮年的秦始皇,对生死问题有着极为紧迫的危机感,尤其是在两次出巡途中遇袭之后,内心的恐慌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在他看来,帝王的长生不老似乎与帝国的长治久安有着必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