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暗月星火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七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时不知说什么好,只好默默地跟在孙靖书的身后。两人一路往田间走去,田地里到处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的庄户。

  孙靖书叹一口气道:“我欲改善本村的民生,除了减少租金外,你还有什么好的办法?”

  苏泽辰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朝廷每年都会命大儒起草《劝农书》,劝导农民务农。依学生所见,当令一名先生将《劝农书》在庄户间讲解,令他们好生务农。”

  孙靖书笑道:“这《劝农书》我也看了,无非就是一些微言大义,劝农民好生务农的文章,这农民自古以来就是靠天靠地吃饭,不用旁人劝他们自然也会把汗水洒在土地里。这《劝农书》词句华而不实,对指导务农无半点用处。”

  苏泽辰见孙靖书将《劝农书》颇有微词,并一口否决,微微有些不悦。要知道这《劝农书》是朝廷令当代大儒亲自起草,不但文辞华丽,读起来朗朗上口,更是将孔孟之道与务农结合在一起,哲学意义非凡,是自己最喜欢的文章之一。

  孙靖书见苏泽辰苍白的脸上微微有些涨红,但碍于身份没有发作。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敬孔孟甚于对父母,对孔孟不敬犹如撅了人家的祖坟。不过孙靖书并不为意,那些微言大义知道就行了,何必斟字酌句费尽心血去揣测圣人的意图呢。原本圣人的意思很简单,在漫长的岁月里,让这些读书人呕心沥血揣测出各种各样的解读,最后都变成了圣人的意思,最后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枷锁,孔夫子若知道后世儒学的发展,非得从坟墓里跳出来掐死这帮酸儒不可。

  孙靖书道:“要想改变民生,便要去调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到庄子后,仔细的观察了这里的土壤状况,并和许多弄人交谈过,发现本村土地并不贫瘠。人们所困不过是因为本村三面环山,挡住了南来的湿气,导致雨水较少,而村里没有水渠,没有水车,庄户要想灌溉,只能是下河挑水。这烈日炎炎,仅凭庄户挑来的那点水来灌溉秧苗是远远不够的,产粮自然就不会高。要想产粮高,不但要建立灌溉系统,还要根据作物选择肥料,作物和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