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朝会(二)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陛下,自天启七年正月来,各地官兵八十一万四千人,与天启六年比少了两万一千人,从历朝来看,从正统朝三百万降到正德年间的九十多万,再到嘉靖年间的八十余万,隆庆万历两朝因前朝练兵抗倭故,增至百万,但现在又减少至嘉靖时之数;
微臣以为盖因屯兵之制导致军官压榨卫所兵过重使得大量士兵逃亡之故,但朝廷军饷却由天启六年增加了一百二十万,今年各地报上来的军饷拨给预算又在一百二十万之基础上增加三十万两。”
卢象升倒也算是博闻强识,拿着象笏板,硬是报出了一大串繁杂的数字。
朱由校听后便道:“这倒怪了,官兵少了两万多,但军饷反而增加了几十万两,都察院的御史们干嘛去了,别整天盯着谁打呼噜谁纳小妾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有多少人吃空饷,吃了多少空饷,都得去细查查!”
朱由校这么一说,左都御史曹思诚不由得红了脸。
这些日子以来,他都察院的御史们频繁被陛下打压,不是被罢职就是被调离,甚至被杀头的也有不少。
因此,到现在还留在都察院的御史们也不敢再乱说话,但朝廷也有考核,御史必须得弹劾几个人才能算称职,不然京察时就会得个玩忽职守的考评。
所以御史们也只好找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弹劾,可如今陛下这么一说,曹思诚才算是明白过来,陛下不是不要他们御史弹劾大人物,只是枪口不能对准陛下而已,且要按照陛下的指示来弹劾才行。
接下来是六部之中最为清贵的礼部,这个管着天下读书人和王朝礼仪规范的衙门其权重有时候并不逊于吏部。
也因此,大学士入阁前也多为礼部部堂大臣,翰林也多进礼部履职。
而现在,天启八年的礼部尚书虽然是钱谦益,但部里事务多由礼部右侍郎李明睿主持。
此时站出来总结礼部事务的自然就是李明睿。
这个由翰林院编修升为左中允然后又直接调为礼部右侍郎并入职西暖阁的天子近臣算是除卢象升外天启七年升官速度最快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陛下,自天启七年正月来,各地官兵八十一万四千人,与天启六年比少了两万一千人,从历朝来看,从正统朝三百万降到正德年间的九十多万,再到嘉靖年间的八十余万,隆庆万历两朝因前朝练兵抗倭故,增至百万,但现在又减少至嘉靖时之数;
微臣以为盖因屯兵之制导致军官压榨卫所兵过重使得大量士兵逃亡之故,但朝廷军饷却由天启六年增加了一百二十万,今年各地报上来的军饷拨给预算又在一百二十万之基础上增加三十万两。”
卢象升倒也算是博闻强识,拿着象笏板,硬是报出了一大串繁杂的数字。
朱由校听后便道:“这倒怪了,官兵少了两万多,但军饷反而增加了几十万两,都察院的御史们干嘛去了,别整天盯着谁打呼噜谁纳小妾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有多少人吃空饷,吃了多少空饷,都得去细查查!”
朱由校这么一说,左都御史曹思诚不由得红了脸。
这些日子以来,他都察院的御史们频繁被陛下打压,不是被罢职就是被调离,甚至被杀头的也有不少。
因此,到现在还留在都察院的御史们也不敢再乱说话,但朝廷也有考核,御史必须得弹劾几个人才能算称职,不然京察时就会得个玩忽职守的考评。
所以御史们也只好找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弹劾,可如今陛下这么一说,曹思诚才算是明白过来,陛下不是不要他们御史弹劾大人物,只是枪口不能对准陛下而已,且要按照陛下的指示来弹劾才行。
接下来是六部之中最为清贵的礼部,这个管着天下读书人和王朝礼仪规范的衙门其权重有时候并不逊于吏部。
也因此,大学士入阁前也多为礼部部堂大臣,翰林也多进礼部履职。
而现在,天启八年的礼部尚书虽然是钱谦益,但部里事务多由礼部右侍郎李明睿主持。
此时站出来总结礼部事务的自然就是李明睿。
这个由翰林院编修升为左中允然后又直接调为礼部右侍郎并入职西暖阁的天子近臣算是除卢象升外天启七年升官速度最快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