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我真是大昏君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七十六章 袁可立致仕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谢恩,在特赐的太师椅中坐定,望着年轻的皇帝,欣慰又感慨地说道:“万岁英明神武,功绩卓著,堪为大明第三明君。”

  呵呵一笑,皇帝自知第三的原因。

  太祖、成祖,这是不能排在他之后的,作为子孙,必须要谦虚。至于史书,谁在乎呢?

  “袁师两上疏辞,朕都留中不发。”皇帝看着既是师长又是重臣的袁可立,慰勉挽留道:“有袁师在阁,朕才放心。”

  袁可立躬身奏道:“微臣虽有为万岁鞠躬尽瘁之心,然体衰年老,每感精力不济。现朝堂清明,能臣辈出,微臣不敢恋栈,以误万岁。”

  皇帝轻抚额头,实在不舍得这位老臣致仕。尽管袁可立说的是实话,能顶替上来的官员也有很多。

  沉吟了半晌,皇帝无奈地点了点头,说道:“袁师以为,谁可入阁?”

  袁可立躬身道:“微臣以为毕自严可也。”

  毕自严作为理财能手,在央行行长这个位置上干得不错,对皇帝的意思领会深刻,无论是改两为元,还是发行债券,都做得令皇帝满意。

  只是,毕自严在皇帝看来,年岁还是偏大。已经六十多岁,在大灾害持续的十几年中,还要再换。

  见皇帝沉吟不语,袁可立张了张嘴,还是没有再举荐他人。

  孙承宗岁数也不小了,袁可立知道他也有致仕之意。关键是现在大明安定,朝堂也清明,他们可以放心归家养老。

  袁可立、孙承宗、徐光启,都到了致仕还乡的年纪。毕自严、毕自肃、陶朗先等人,倒也能担起内阁重任。

  至于保持内阁人员的相对固定,一直到大灾害缓解,以确保政策的连贯和稳定,似乎也没有特别紧密的关系。

  皇帝淡淡一笑,说道:“袁师所荐之人,甚合朕意。”

  说完,皇帝转向刘若愚,说道:“拟旨:袁可立三朝元老之臣,忠诚干国,功勋卓著,当得四世恩荣之赏。着加太子太保,晋侯爵,以子枢加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