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家有美妻好种田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三章皇帝诏曰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琐碎小事皇帝有时也会亲自处理,比如盗窃财物等,这就和朱元璋对于皇权的看重有关,朱元璋更是废除了丞相制度,让皇权空前集中,导致早朝中所有事情都有向皇帝汇报。
明朝时期早朝因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勤快,早朝成为了固定的政治生活形式被延续了下来。因为朱元璋时期的早朝是在奉天殿,大臣们的诰敕文书中开头首称是“奉天承运皇帝”,是皇帝的一种修饰词,比如皇帝要吃南方的水果,用白话文说就是“奉天承运的皇帝...要吃南方的...水果”。
皇帝发布的旨意是圣旨,圣旨的标题一般采用竖写和繁体字以“奉天诰命”或“奉天敕命”做标题,在正文部分中“奉天承运”将“天”顶格写,因为古代的皇帝是“天子”,是上天之子,在封建帝制下是代表上天的旨意行事,“天”至高无上,皇帝低于天,但超出其他任何行,比如臣子,皇帝也被称为“奉天承运皇帝”,皇帝颁布的诏书前面也都会加上“奉天承运”的称呼。“诏曰”是昭告天下的意思。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字,其中只有“奉天承运”四个字是从朱元璋所始,皇、帝二字虽然很早之前就有,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不满足单独的“王”、“皇”、“帝”的称号,于是创造的“皇帝”称号。“诏曰”二字也不是朱元璋所始,“诏曰”这两个字最早是用于汉代的帝王文书中,之后被历代帝王沿用下来。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圣旨都要写“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八个字,不同的圣旨有着不同的意思,圣旨因具体的不同的内容而采用不同的措词,主要有“诏曰、制曰、敕曰”三种。形式除了“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还有“奉天承运皇帝,敕曰”和“奉天承运皇帝,制曰”等形式圣旨。
在秦朝之前,上级对下级发的命令文告都可以称为“诏书”。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秦朝后,不仅创建了“皇帝”称号,还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用和氏璧雕刻的玉玺铭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小篆雕刻),以示“君权神授”,也可称为天授君权。意思就说皇帝是上天派来管治凡间世人,皇帝是天神在人间的代表,人民只可遵从君主的指示去做,不能反抗。
《史记》载:“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秦始皇规定只有皇帝的文告才能称为“诏书”。除“诏书”外,还有“制书”。两者区别是“命为制,令为诏”,“制”本意为制度、法式、命令,秦统一六国后,定位皇帝命令文告之一,又称制书,也叫“命”,“制曰”是有关重要制度方面的皇帝文告。诏书中“诏”初意为上告下,“诏书”是皇帝所发布的对于某个具体的人和事的命令。
《周礼﹒春宫﹒大宗伯》:“诏相王之犬礼。秦统一天下,始定于天子称皇帝,其令为诏。此后作为皇帝命令文书之一,后世皆因之。”
由此开始,“制”、“诏”成为皇帝命令的专称,从而使之与其他人发布的命令区分开来而赋予更高更威严更具法律效力。在春秋战国时期,帝王之令分别称作“命”“令”“政”。到了宋代才开始通称皇帝的命令称为“圣旨”。
“诏曰”类型的圣旨一般是有重大的政事要告诉天下臣民,需要昭告天下;“制曰”一般是皇帝对文武百官下达圣旨时使用,多为表达皇恩,几乎是不下达于百姓;“敕曰”有告诫的意思,一般就是皇帝在提拔官员时使用,告诫官员要戒骄戒躁,虚心上进,再接再厉,不要因为皇帝给你加官进爵就骄傲自满,恃宠而骄。
在秦汉时期,圣旨所以采用时“皇帝诏曰”的开头;南北朝时期,圣旨开头采用“应天顺时,受兹明命”;唐朝圣旨的开头是“门下,天下之本”等版本;直到宋朝皇帝和大臣们才开始通称帝令为“圣旨”,元朝圣旨有两种开头,汉文诏书一般使用“上天眷命皇帝圣旨”起头,蒙文圣旨一般则使用“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皇帝圣旨”。
明朝时期圣旨开头有了“奉天承运皇帝”开头,但后缀是不是“诏曰”就看是圣旨的具体类型了。不同类型的圣旨使用不用的措词,一般就是前文说的“诏曰、制曰、敕曰”等措词。我们不要为影视剧、小说等误导。之后清代沿袭明制,其诏书多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中间诏示内容,最后一般以“布告天下咸使闻知”或“布告中外咸使闻知”结尾。辛亥革命后,宣统皇帝退位后,“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一语就不再使用了。
参考文献:《周礼》、《史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不是这样念的。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巴拉巴拉巴拉……钦此!”在现在的古装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太监手拿圣旨,对一群跪着的人念皇帝的圣旨。
实际上,这里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应该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有什么区别,又是为什么呢?这还得从这句话的起源说起。
关于哪个皇帝最早使用这八个字,有很多种说法,主要包括秦始皇、朱元璋,其中朱元璋的说法最为大家认可。
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建了一座非常华丽的皇城,其中最重要、规格最高的大朝会正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