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家有美妻好种田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五章 长安行,到西安小游一遭。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院”后,向下一望就看见写有“崇雅堂”三个绿色大字的棕黄色的两层木质房子,楼下就是阅览室。当年,我在这阅览室里经常阅读桐乡籍文化名人、时任上海市副市长金仲华先生主编的《世界知识》。我还阅读桐乡籍文化名人,时任全国作家协会主席茅盾的不少作品。
阅览室楼上是校长室,是姜正中校长办公的地方,他对学生平易近人,讲话生动活泼。他的妹妹姜玉民是五十年代创造全国女子100米赛跑新纪录的短跑名将。每逢她休假到海宁中学看望她的哥哥时,我们在操场上能看到她锻炼的倩影。
我在海宁中学求学时,能完整执教我们三年的是俄语教师王金勳,王老师教学非常认真,为人忠厚和蔼,在他的辛勤教学和我的发奋努力下,我每个学期的大考都得5分(当时实行5分制。优秀是5分,4分是良好,3分是及格)。1960年9月,当我在南日初中任教时,除了担任物理等学科外,看到缺少俄语教师,我考虑自己学的俄语比较扎实,主动承担起初一、初二、初三各个班级的俄语。这次同学会,谈论较多的是刚去世不久的我们高三丙班的班主任吴顺章老师。这使我想起了一件事:
1961年12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屠甸中学李勤初校长交给我一个任务,搞一个科学讲座,听讲人是全校初中学生,外加屠甸镇小、百桃完小的全体六年级学生,题目与内容由我自己定。我接受了任务后,思考讲什么呢?我想起了我在读高三时,任教我们物理的吴顺章老师的一堂生动的物理讲座:人造卫星。他讲的一部分内容我还记得。我想这个题目一定能吸引学生听讲。于是我认真准备,在吴顺章老师的部分内容基础上作了补充,根据听讲人的文化基础,在礼堂里作了题目为“人造卫星”的科学讲座,深入浅出的讲解了约一个小时。在礼堂里听讲的全体学生都静得出奇,当讲座结束后,得到了热烈的掌声。从学生的表情,我判断出这是一次成功的讲座。
大概得益于这次讲座,我很荣幸地参加了在1962年3月在梧桐镇武庙的大礼堂召开的为期三天的桐乡县第一届科技大会。
下午,我与徐国强同学等四人逛街。尽管长安古填变化很大,增如了许多新街,但我们很怀旧,逛我们在六十年前熟悉的老街:南北走向的寺弄和东西走向的长安大街(从西到东分为西街、中街和东街)。这两条老街真是旧貌换新频,打扮得十分整洁漂亮,寺弄街与西街、中街的路面很平坦,都是用长方形的假石板(水泥板打成毛,粗看误以为是石板)铺成。为防止行人滑倒,假石板上布满了一个个凹点。长安大街南临一条河,西街上有一座横跨河南北的长安新桥。我看到桥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