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家有美妻好种田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五章 长安行,到西安小游一遭。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的南面有一个“长安剧院”,使我想起了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在这剧院里我第一次欣赏到优美悦耳的黄梅戏。当走到中街时,我们走上了有名的古桥——虹桥。虹桥很像我们崇福镇的司马高桥,但比司马高桥略低略小。我们还参观了古桥东面的闻名于四周各地的长安老坝及其展览馆。这个长安老坝,我们在海字中学求学时,每天从学校寝室到学校教室上课的路上都要经过,当时却没有深刻认识到它在水上航运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杭州到长安的上河比长安到崇福的下河的水位要高出1.5米到2米,所以要建这个长安坝)。
这是一次获益匪浅的长安行。
11月4日,由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打造的大型秦腔新编历史剧《李白长安行》登陆宝鸡大剧院。
《李白长安行》以李白在长安三年的若干重要史实为依据,不仅再现了李白这一阶段的思想和生活经历,而且艺术地处理诗人与时代、文学与现实的复杂关系。
《李白长安行》演出主力阵容由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人员承担,上海昆剧团国家一级导演沈斌担任总导演,作家阿莹担任编剧,从最开始的剧本创作到与公众见面历经两年多时间,十易其稿。“我是第一次指导排练秦腔。昆曲和秦腔都是古老的剧种,秦腔的豪放与昆曲的细腻婉转,能相互取长补短。”沈斌说。
舞台上,除传统秦腔表现形式外,该剧也在杨贵妃跳霓裳羽衣舞、唐明皇敲鼓、李白舞剑等片段,恰到好处地融入了舞蹈、诗歌等元素,让豪放的秦腔增添了一份细腻。从长安城上元灯会,到曲江池畔灯火辉煌,再到兴庆宫内富丽堂皇……大唐长安城的盛世繁华在剧中贯穿始末。
沈斌介绍,演员的年轻化是这部秦腔的鲜明特色。“这出戏的演职人员以‘80后’为主。”他说,全剧演员近50人,使用大批青年骨干,整个剧组呈现出年轻化特征。“一代一代传承,戏剧才有望,后继无人谈何事业?观众是一代一代培养起来的,演员也是一代一代接班的,这就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饰演李白的是易俗社青年演员屈鹏,作为一名“80后”,这是他第一次在剧中挑大梁。屈鹏说:“以前的戏都是跟着老师演,自己只要认真学就可以。但是李白这个人物形象在全国的戏曲中都很少有,我没有可参考的。所以让我去演这样一个大文豪的角色,真的不好把握。在导演的帮助下,我看了很多关于李白的书和文章,一点一点找感觉。这部剧对我和很多年轻演员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要感悟历史、磨练演技,扛起新时代秦腔的大旗。”(记者 申东昕)
小雨就是新闻收集者,你想看的她都在我这儿。快努力点击,神门娱乐新闻,什么什么鬼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