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末路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1797年)领班军机大臣阿桂病逝,和珅顺利继任,至此俨然成为朝廷头号重要人物。而他极擅于揣摩乾隆心思,因此,位高权重之下,还一度成为太上皇的首席代言人。
当时,全力围剿白莲教仍是朝廷统治天下的要务,故而在嘉庆、乾隆身边经常能听到有关于白莲教剿匪进展事宜。据说,某次,当乾隆听到下边的人又来禀报白莲教剿匪情形时,老头子嘴里念念有词,令随侍一旁的嘉庆帝莫名其妙。随后,乾隆突然睁开眼,问及身边人:“这些人都有谁?”唯有和珅一人答:“高天德、苟文明。”数日后,当嘉庆再次就此场景问及和珅时,和珅才最终解开谜团。原来,乾隆当日默念的是一则咒语,而高天德、苟文明正是白莲教教首。
▲乾隆“归政仍训政”之宝,来源:故宫博物院。
乾隆念咒固然有让自己心安理得的功效,但要想尽快解决白莲教祸患还得及早想出办法才是。
从湖广总督毕沅到明亮等人,乾隆为了围剿白莲教用尽了全部心思,但收效甚微。他并没有责怪嘉庆,反而认为罪在于己。乾隆以为,自己执政多年,最大的错误便是一生六下江南,耗损了大清强盛的国力,以致此次剿匪显得尤为吃力。
当陕甘总督宜绵向乾隆举荐得力干将勒保时,乾隆毫不犹豫地将其调往湖广战场,主持白莲教剿匪工作。勒保并不是吃素的,在实地考察了双方战况后,提出起用乡勇代替日渐堕落的八旗和绿营官兵,配合坚壁清野政策,以确保白莲教众在攻下城池后,无法再获得补给。
对此,乾隆一切照准。
在勒保的苦心经营下,嘉庆三年(1798年)八月,白莲教其中一支的首领王三槐被捕,白莲教势力受挫。乾隆精神为之一振,特旨奖赏有功人员等。除了头号功臣勒保被晋升公爵外,凭借揣摩圣意的高超技艺,和珅也以“赞襄机宜”之功,同列公爵。
05
尽管在白莲教问题上,乾隆表现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不淡定。但在这一时期,除了正常处理军国大事外,乾隆还是十分清楚自己是个退了休的老人。
嘉庆三年(1798年)春,乾隆的玄孙爱新觉罗·载锡已年届15岁。作为乾隆长子永璜的后人,载锡拥有别人无法企及的身份——乾隆系长房长玄孙。在乾隆的人生观中,高寿的他不仅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帝王,更是大清朝中最幸福的老人。在此前八十多年的人生中,他有幸见到了他的祖父康熙皇帝,亦有幸在退位前迎来了自己的玄孙辈。
对于任何一位老人来说,五世同堂都是天大的喜事。对于开创了历史的乾隆而言,他想要做到的,更是要让常人必须铭记的伟大福分,如六世、七世同堂。然而,岁数摆在那儿,七世同堂对于乾隆而言,难度颇大。但有了玄孙载锡,要个来孙(玄孙的儿子)抱抱,大概不成问题。
为了让自己实现这个梦想,乾隆的玄孙载锡被早早地安排了婚礼,以便其早日“造人”。而心领神会的嘉庆皇帝及王公大臣们也开始奏请乾隆,批准让其在嘉庆五年(1800年)为乾隆举办九十大寿庆典。对此,乾隆尽管吩咐大臣不必铺张浪费,照八十大寿时的规格来就行,但不难看出,连他自己都觉得活到九十不成问题。而到了那时,他将再一次改写历史。
但老天爷不想再在这位盛世帝王身上浪费时间了。嘉庆三年年底,乾隆偶感风寒,随后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卧床不起。
▲乾隆“太上皇帝之宝”,来源:故宫博物院。
在病榻上,乾隆如期迎来了他做太上皇的第四年。
此时的他,除了挂念自己是否能如期迎来九十大寿,他更关心白莲教前线剿匪情况。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二,精神稍振的他,起身题写了一首《望捷》,全诗如下:
三年师屡开,实数不应猜。
邪教轻由误,官军剿复该。
领兵数观望,残赤不胜烖。
执讯迅获丑,都同逆首来。
在诗中,乾隆依旧对贯穿其整个太上皇退休生活的清剿白莲教工作,放心不下。也有人说,透过诗句,乾隆在生命即将终结的时候,终于明白大清早已积重难返。
此诗作成后两天,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四,实际执掌清朝大权长达64年的乾隆皇帝驾崩了。
乾隆去世后不久,那个一生致力于揣摩解读圣意的和珅也被下狱赐死,追随太上皇而去。而那场一路伴随太上皇乾隆的白莲教起义却愈演愈烈,清朝的衰落不可避免。
这一切,正如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国使团访华时,马嘎尔尼的断言,“船将不会立刻沉没。它将像一个残骸那样到处漂流,然后在海岸上撞得粉碎,但它将永远不能修复”。
进入19世纪中叶,马嘎尔尼的预言成真了。在鸦片战争的枪炮声中,清朝被撞得粉身碎骨。伴随着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这艘如残骸般的破船,最终沉没。
参考文献:
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
周远廉:《乾隆画像》,中华书局,2005
图说中国历史编委会:《天朝上国的盛世繁华》,吉林出版集团,2006
唐文基、罗庆泗:《乾隆传》,人民出版社,1994
[荷兰]田海:《中国历史上的白莲教》,商务印书馆,2017
[日]内藤湖南:《中国史通论》,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第(3/3)页
1797年)领班军机大臣阿桂病逝,和珅顺利继任,至此俨然成为朝廷头号重要人物。而他极擅于揣摩乾隆心思,因此,位高权重之下,还一度成为太上皇的首席代言人。
当时,全力围剿白莲教仍是朝廷统治天下的要务,故而在嘉庆、乾隆身边经常能听到有关于白莲教剿匪进展事宜。据说,某次,当乾隆听到下边的人又来禀报白莲教剿匪情形时,老头子嘴里念念有词,令随侍一旁的嘉庆帝莫名其妙。随后,乾隆突然睁开眼,问及身边人:“这些人都有谁?”唯有和珅一人答:“高天德、苟文明。”数日后,当嘉庆再次就此场景问及和珅时,和珅才最终解开谜团。原来,乾隆当日默念的是一则咒语,而高天德、苟文明正是白莲教教首。
▲乾隆“归政仍训政”之宝,来源:故宫博物院。
乾隆念咒固然有让自己心安理得的功效,但要想尽快解决白莲教祸患还得及早想出办法才是。
从湖广总督毕沅到明亮等人,乾隆为了围剿白莲教用尽了全部心思,但收效甚微。他并没有责怪嘉庆,反而认为罪在于己。乾隆以为,自己执政多年,最大的错误便是一生六下江南,耗损了大清强盛的国力,以致此次剿匪显得尤为吃力。
当陕甘总督宜绵向乾隆举荐得力干将勒保时,乾隆毫不犹豫地将其调往湖广战场,主持白莲教剿匪工作。勒保并不是吃素的,在实地考察了双方战况后,提出起用乡勇代替日渐堕落的八旗和绿营官兵,配合坚壁清野政策,以确保白莲教众在攻下城池后,无法再获得补给。
对此,乾隆一切照准。
在勒保的苦心经营下,嘉庆三年(1798年)八月,白莲教其中一支的首领王三槐被捕,白莲教势力受挫。乾隆精神为之一振,特旨奖赏有功人员等。除了头号功臣勒保被晋升公爵外,凭借揣摩圣意的高超技艺,和珅也以“赞襄机宜”之功,同列公爵。
05
尽管在白莲教问题上,乾隆表现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不淡定。但在这一时期,除了正常处理军国大事外,乾隆还是十分清楚自己是个退了休的老人。
嘉庆三年(1798年)春,乾隆的玄孙爱新觉罗·载锡已年届15岁。作为乾隆长子永璜的后人,载锡拥有别人无法企及的身份——乾隆系长房长玄孙。在乾隆的人生观中,高寿的他不仅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帝王,更是大清朝中最幸福的老人。在此前八十多年的人生中,他有幸见到了他的祖父康熙皇帝,亦有幸在退位前迎来了自己的玄孙辈。
对于任何一位老人来说,五世同堂都是天大的喜事。对于开创了历史的乾隆而言,他想要做到的,更是要让常人必须铭记的伟大福分,如六世、七世同堂。然而,岁数摆在那儿,七世同堂对于乾隆而言,难度颇大。但有了玄孙载锡,要个来孙(玄孙的儿子)抱抱,大概不成问题。
为了让自己实现这个梦想,乾隆的玄孙载锡被早早地安排了婚礼,以便其早日“造人”。而心领神会的嘉庆皇帝及王公大臣们也开始奏请乾隆,批准让其在嘉庆五年(1800年)为乾隆举办九十大寿庆典。对此,乾隆尽管吩咐大臣不必铺张浪费,照八十大寿时的规格来就行,但不难看出,连他自己都觉得活到九十不成问题。而到了那时,他将再一次改写历史。
但老天爷不想再在这位盛世帝王身上浪费时间了。嘉庆三年年底,乾隆偶感风寒,随后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卧床不起。
▲乾隆“太上皇帝之宝”,来源:故宫博物院。
在病榻上,乾隆如期迎来了他做太上皇的第四年。
此时的他,除了挂念自己是否能如期迎来九十大寿,他更关心白莲教前线剿匪情况。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二,精神稍振的他,起身题写了一首《望捷》,全诗如下:
三年师屡开,实数不应猜。
邪教轻由误,官军剿复该。
领兵数观望,残赤不胜烖。
执讯迅获丑,都同逆首来。
在诗中,乾隆依旧对贯穿其整个太上皇退休生活的清剿白莲教工作,放心不下。也有人说,透过诗句,乾隆在生命即将终结的时候,终于明白大清早已积重难返。
此诗作成后两天,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四,实际执掌清朝大权长达64年的乾隆皇帝驾崩了。
乾隆去世后不久,那个一生致力于揣摩解读圣意的和珅也被下狱赐死,追随太上皇而去。而那场一路伴随太上皇乾隆的白莲教起义却愈演愈烈,清朝的衰落不可避免。
这一切,正如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国使团访华时,马嘎尔尼的断言,“船将不会立刻沉没。它将像一个残骸那样到处漂流,然后在海岸上撞得粉碎,但它将永远不能修复”。
进入19世纪中叶,马嘎尔尼的预言成真了。在鸦片战争的枪炮声中,清朝被撞得粉身碎骨。伴随着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这艘如残骸般的破船,最终沉没。
参考文献:
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
周远廉:《乾隆画像》,中华书局,2005
图说中国历史编委会:《天朝上国的盛世繁华》,吉林出版集团,2006
唐文基、罗庆泗:《乾隆传》,人民出版社,1994
[荷兰]田海:《中国历史上的白莲教》,商务印书馆,2017
[日]内藤湖南:《中国史通论》,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