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了我们拥抱爱情和新生活的决心和意志。现在唯一令她担心只是她仅有的两个亲人--妈妈和哥哥。
雨生跟志诚说了一句“转告他们,我要出去打工”后就一直无消无息。哥哥已经长大,而且是重点中学的高材生,她想他不至于再沦落到沿街乞讨的下场吧?不会的,无论他干什么,至少能养活自己。
至于他们的母亲--燕子面馆的老板娘,自从被一帮保安从渔场上架走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刚开始几天她还在念念不忘妈妈的安危,但过不了一个星期,她便麻木了。有太多的东西占据着她的大脑和心灵,“妈妈”这个母性的东西不知不觉中就从她的身心里被彻底抹掉。
直到有一天志诚阿嬷跟她说“你妈没事,她活得很好”,她这才想起自己的母亲来。那时她和晧熙刚从中央公馆赶回到南朝乡,在村口碰上了阿嬷。
“燕子也在打工,她说她和雨生在县里的一家皮革厂做临时工。”阿嬷说,“每月有两千多的工资,包吃包住。”
“跟我哥吗?”
“是啊,听你妈的口气,母子俩好像相处得很好。”
雨轩相当吃惊,一时半会竟说不出话来。
阿嬷安详地说:“燕子说等高考放榜后他们就回来找你,让你先在家里等他们。”
“家?”如果她还有“家”的话。
“我跟燕子说随时都可以到阿嬷家来住。”阿嬷脸上皱纹深深的笑靥令人动容,“等志诚兄妹俩一走,整栋房子就剩下我一个人。一个八十几岁的老人,一个人守着一间大房子。燕子正好可以来陪陪我。”
“谢谢阿嬷,您真是好人。”雨轩笑着说,“可是阿嬷不去深圳叔叔阿姨那里吗?”
“他们倒老是叫我去,可是我不习惯啊!”阿嬷无奈地说,“老了,总要落叶归根的,就算空守着一栋房子,我也离不开家乡,离不开这里。孩子,不管以后你们去哪里,这里都是你们的家乡,记得常回来看看,这里有你们的父老乡亲。”
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独守一栋空荡荡的房子,这正是志诚一生为之愧疚和深深自责的所在。对此晧熙知道得清清楚楚。从高考结束的那一天下午,老大哥就开始变得郁郁不乐。不明白的人以为他是对高考的成绩不抱信心,所以总是免不了安慰他几句;只有他吴晧熙才是最懂吴志诚心思的人:对扔下奶奶一个人在老家孤苦伶仃,他非常非常的痛心,又无能为力,无可奈何。
“你不知志诚哥一家,”雨轩说,“在这个村子里不少同学都是留守孩子,志诚哥还算是比较幸运的。每年他们兄妹两人至少能跟父母相聚一两次。而更多的孩子是整整一年时光里连跟自己的父母见上一面的机会都没有,有的甚至是好几年好几年都没见上一面,后来他们都记不起自己父母的模样了。”
“宝贝,我发誓:以后绝不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离开我们。”晧熙信誓旦旦地说道,“绝不!每个孩子从小到大必须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我们的孩子也不能例外。”
“我们这代人当然不会。”雨轩说,“可是我们父辈这代人是不一样的。志诚哥还有其他一些同学--你不认识的,他们往往不喜欢到父母的身边去,因为他们父母的居住环境实在是太差了。虽说是什么大城市,什么北上广深,但他们父母住的出租房--每月两三百元租金的城中村,照志诚哥的说法是‘简直肮脏乱到了无法相信事实的地步’。他们的父母拼命地赚钱,没日没夜地埋头苦干,然后在家乡建起一座又一座的小楼房和小别墅,然后这些象征着财富和地位的小洋楼会由一个又一个的孤寡老人守卫着,等到有一天他们死了,人去楼空,就一直关着关着,关到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了我们拥抱爱情和新生活的决心和意志。现在唯一令她担心只是她仅有的两个亲人--妈妈和哥哥。
雨生跟志诚说了一句“转告他们,我要出去打工”后就一直无消无息。哥哥已经长大,而且是重点中学的高材生,她想他不至于再沦落到沿街乞讨的下场吧?不会的,无论他干什么,至少能养活自己。
至于他们的母亲--燕子面馆的老板娘,自从被一帮保安从渔场上架走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刚开始几天她还在念念不忘妈妈的安危,但过不了一个星期,她便麻木了。有太多的东西占据着她的大脑和心灵,“妈妈”这个母性的东西不知不觉中就从她的身心里被彻底抹掉。
直到有一天志诚阿嬷跟她说“你妈没事,她活得很好”,她这才想起自己的母亲来。那时她和晧熙刚从中央公馆赶回到南朝乡,在村口碰上了阿嬷。
“燕子也在打工,她说她和雨生在县里的一家皮革厂做临时工。”阿嬷说,“每月有两千多的工资,包吃包住。”
“跟我哥吗?”
“是啊,听你妈的口气,母子俩好像相处得很好。”
雨轩相当吃惊,一时半会竟说不出话来。
阿嬷安详地说:“燕子说等高考放榜后他们就回来找你,让你先在家里等他们。”
“家?”如果她还有“家”的话。
“我跟燕子说随时都可以到阿嬷家来住。”阿嬷脸上皱纹深深的笑靥令人动容,“等志诚兄妹俩一走,整栋房子就剩下我一个人。一个八十几岁的老人,一个人守着一间大房子。燕子正好可以来陪陪我。”
“谢谢阿嬷,您真是好人。”雨轩笑着说,“可是阿嬷不去深圳叔叔阿姨那里吗?”
“他们倒老是叫我去,可是我不习惯啊!”阿嬷无奈地说,“老了,总要落叶归根的,就算空守着一栋房子,我也离不开家乡,离不开这里。孩子,不管以后你们去哪里,这里都是你们的家乡,记得常回来看看,这里有你们的父老乡亲。”
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独守一栋空荡荡的房子,这正是志诚一生为之愧疚和深深自责的所在。对此晧熙知道得清清楚楚。从高考结束的那一天下午,老大哥就开始变得郁郁不乐。不明白的人以为他是对高考的成绩不抱信心,所以总是免不了安慰他几句;只有他吴晧熙才是最懂吴志诚心思的人:对扔下奶奶一个人在老家孤苦伶仃,他非常非常的痛心,又无能为力,无可奈何。
“你不知志诚哥一家,”雨轩说,“在这个村子里不少同学都是留守孩子,志诚哥还算是比较幸运的。每年他们兄妹两人至少能跟父母相聚一两次。而更多的孩子是整整一年时光里连跟自己的父母见上一面的机会都没有,有的甚至是好几年好几年都没见上一面,后来他们都记不起自己父母的模样了。”
“宝贝,我发誓:以后绝不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离开我们。”晧熙信誓旦旦地说道,“绝不!每个孩子从小到大必须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我们的孩子也不能例外。”
“我们这代人当然不会。”雨轩说,“可是我们父辈这代人是不一样的。志诚哥还有其他一些同学--你不认识的,他们往往不喜欢到父母的身边去,因为他们父母的居住环境实在是太差了。虽说是什么大城市,什么北上广深,但他们父母住的出租房--每月两三百元租金的城中村,照志诚哥的说法是‘简直肮脏乱到了无法相信事实的地步’。他们的父母拼命地赚钱,没日没夜地埋头苦干,然后在家乡建起一座又一座的小楼房和小别墅,然后这些象征着财富和地位的小洋楼会由一个又一个的孤寡老人守卫着,等到有一天他们死了,人去楼空,就一直关着关着,关到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