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小萱萱进场难(二合一)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章节内容开始--> 第600章 小萱萱进场难(二合一)
拆礼物倒是有种新鲜感,可如果当成工作一样一直拆的话,啧啧……
特别是你拆开礼物之后,里面的东西不是你的,眼睁睁看着好东西被姐姐一件件纳入囊中,自己连摸都不能摸,那种煎熬跟痛苦,简直无以言表。
小杜仲肠子都悔青了,心里暗暗发誓,以后说什么也不敢碰姐姐的东西了。
杜少清一直在朝廷忙着科考的事情,最近基本上不回家,小萱萱在家呆了一天时间就回到了虞世南那里,不久之后就要考试了,狄仁杰他们两个都在虞世南的指点下抓紧温习着功课,谁也不敢懈怠。
大唐的科举沿袭隋制,都属于初创阶段,跟后世成熟制度下的科举不大一样。(有感而发想闲聊点个人观点,不喜勿喷欢迎讨论。)
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发展到了四级取才,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院试,由府州县的长官监考,考出秀才;
继而是省一级的乡试,这一级考上就是举人;
然后是会试,由礼部主持,考取的叫贡士,如果能考过这一关,则有资格参加最高级别的考试,也就是殿试!
凡是能够从殿试里脱颖而出的,最起码也是个进士,殿试的前三甲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了。
虽然科举发展了千年到明清,制度的成熟不是坏事,但也未必没有弊端,那就是科举渐渐僵化,被称为八股取士,纵然有些是状元郎,可都是从八股文里抠出来的,有没有真正的治国之才就不一定了。
最初隋朝创立科举的时候,是为了取代九品中正制,打破门阀世族垄断上升途径的壁垒,因为之前的制度是做官全凭推荐,而这就导致所有人都推荐亲近之人,做不到能者上庸者下,长此以往朝廷很难掌握实权。
到了唐代发展了科举制,分为常科、制科两种,常科就是每年分期例行的考试,而制科则是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
唐初的时候,因为考试不仅看成绩,还看名人推荐,也就是所谓的投卷,因此弊端依旧存在。
历史上的女帝发明了殿试跟武举,也就是这位则天皇帝真正做到了打破门阀的壁垒,将科举选才彻底推行开来。
到了宋元两代,基本上都是沿袭前朝,只是略有增删科目,还有在防止作弊上面做的改进等等。
再然后就到了明清,八股取士这种形式。
最后到了清末光绪三十一年,‘名义上’废除了科举制度,算是终了!
纵观科举制度的传承,似乎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结合各个时代的背景不难发现,有些现象和结果,其实都是必然选择而来的。
为什么唐代科举一步步发展的越来越好?是因为当时那个年代,世间读书人少,甚至到了稀缺的程度,受限于客观原因(纸张等原材料),想做到普及百姓都识字,太难了,到了宋朝才有了客观基础。
读书人少,国家到处都是用人用才的地方,只要打下了门阀垄断的壁垒,朝野上下有大把的位子等着寒门学子去补缺,所以就需要科举发展迅速。
那为什么到了明清,就成了为人诟病的八股取士呢?
还是因为现实环境,世间人口越来越多,读书识字的比比皆是,这时候供求双方互换角色,官位的数量有限,而应试人数太多,狼多肉少,所以也就需要勒紧选拔的口子。
或许很多人会说,识字人多了,选才的范围大了,岂不是更能从里面优中取优?这是好事吧?
不,并不一定。
朝廷用人,未必是以能者居先,必定以忠者居首,治理国家的好坏可能仅仅是个发展快慢的问题。
皇帝们很少急功近利勇猛精进的,多数是求稳,也就是保证不翻车为要,只要不翻车,那么自己的家天下就能稳稳的代代传。
所以这时候哪怕用些庸人治国,兴许会发展慢些,但必然是十分稳固的。
正如电视剧中有位皇帝说过,把天下读书人都圈到八股的牢笼里,读书人安稳了,国家就能永享太平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章节内容开始--> 第600章 小萱萱进场难(二合一)
拆礼物倒是有种新鲜感,可如果当成工作一样一直拆的话,啧啧……
特别是你拆开礼物之后,里面的东西不是你的,眼睁睁看着好东西被姐姐一件件纳入囊中,自己连摸都不能摸,那种煎熬跟痛苦,简直无以言表。
小杜仲肠子都悔青了,心里暗暗发誓,以后说什么也不敢碰姐姐的东西了。
杜少清一直在朝廷忙着科考的事情,最近基本上不回家,小萱萱在家呆了一天时间就回到了虞世南那里,不久之后就要考试了,狄仁杰他们两个都在虞世南的指点下抓紧温习着功课,谁也不敢懈怠。
大唐的科举沿袭隋制,都属于初创阶段,跟后世成熟制度下的科举不大一样。(有感而发想闲聊点个人观点,不喜勿喷欢迎讨论。)
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发展到了四级取才,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院试,由府州县的长官监考,考出秀才;
继而是省一级的乡试,这一级考上就是举人;
然后是会试,由礼部主持,考取的叫贡士,如果能考过这一关,则有资格参加最高级别的考试,也就是殿试!
凡是能够从殿试里脱颖而出的,最起码也是个进士,殿试的前三甲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了。
虽然科举发展了千年到明清,制度的成熟不是坏事,但也未必没有弊端,那就是科举渐渐僵化,被称为八股取士,纵然有些是状元郎,可都是从八股文里抠出来的,有没有真正的治国之才就不一定了。
最初隋朝创立科举的时候,是为了取代九品中正制,打破门阀世族垄断上升途径的壁垒,因为之前的制度是做官全凭推荐,而这就导致所有人都推荐亲近之人,做不到能者上庸者下,长此以往朝廷很难掌握实权。
到了唐代发展了科举制,分为常科、制科两种,常科就是每年分期例行的考试,而制科则是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
唐初的时候,因为考试不仅看成绩,还看名人推荐,也就是所谓的投卷,因此弊端依旧存在。
历史上的女帝发明了殿试跟武举,也就是这位则天皇帝真正做到了打破门阀的壁垒,将科举选才彻底推行开来。
到了宋元两代,基本上都是沿袭前朝,只是略有增删科目,还有在防止作弊上面做的改进等等。
再然后就到了明清,八股取士这种形式。
最后到了清末光绪三十一年,‘名义上’废除了科举制度,算是终了!
纵观科举制度的传承,似乎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结合各个时代的背景不难发现,有些现象和结果,其实都是必然选择而来的。
为什么唐代科举一步步发展的越来越好?是因为当时那个年代,世间读书人少,甚至到了稀缺的程度,受限于客观原因(纸张等原材料),想做到普及百姓都识字,太难了,到了宋朝才有了客观基础。
读书人少,国家到处都是用人用才的地方,只要打下了门阀垄断的壁垒,朝野上下有大把的位子等着寒门学子去补缺,所以就需要科举发展迅速。
那为什么到了明清,就成了为人诟病的八股取士呢?
还是因为现实环境,世间人口越来越多,读书识字的比比皆是,这时候供求双方互换角色,官位的数量有限,而应试人数太多,狼多肉少,所以也就需要勒紧选拔的口子。
或许很多人会说,识字人多了,选才的范围大了,岂不是更能从里面优中取优?这是好事吧?
不,并不一定。
朝廷用人,未必是以能者居先,必定以忠者居首,治理国家的好坏可能仅仅是个发展快慢的问题。
皇帝们很少急功近利勇猛精进的,多数是求稳,也就是保证不翻车为要,只要不翻车,那么自己的家天下就能稳稳的代代传。
所以这时候哪怕用些庸人治国,兴许会发展慢些,但必然是十分稳固的。
正如电视剧中有位皇帝说过,把天下读书人都圈到八股的牢笼里,读书人安稳了,国家就能永享太平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