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一段历险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大姨家住东岭,沿着越山脚往西北方向,一路攀爬上去,山路蜿蜒,连绵陡峭,距离我家有二三十里路程。
茂密树林中穿行,山路旁就有许多杨梅树,其中有一颗就长在路边,而且是味道极好的水杨梅树,每到五六月份,都会长出硕果累累的一树水杨梅,那个季节因此有个特别有诗意的名字,叫杨梅季节。
大约十二三岁的时候,已经长成了黑壮小伙,自认为有了胆识,能够独行。有一次,记不得是因为什么事情,在杨梅季节,一个人带着把雨伞,顺着山路独自去大姨家。这唯一的一次山路独行,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
这条山路正是大姨家的东岭人开辟出来的,因为东岭村有大片稻田在山脚,这个山脚有个村庄,名字叫东山下,非常切合地理位置。
一片山坳相隔,那边的东山下属于澡下乡的尖角大队,这边的坳上属于我们会埠乡的枫垅大队。山坳蜿蜒,但是低洼平坦,开辟出了整片的农田,连接在一起,一部分属于这边,一部分属于那边。
东山下全是浙江籍移民,来历差不多,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支援山区建设的号召下移民过来的。
东山下有东岭村的田,也有他们建造的仓库。村子在大山之中,田地在很远的山脚,这种情况,在越山一带相当普遍,比如我家后面就是属于青树庵前、窑前的农田。
每到农忙季节,就能见到这些大山里走下来的山民,携带劳作工具,多数情况下自带着午饭,山里天气多变,还会带上蓑衣斗笠或者雨伞、雨披。
江西气候优越,地理环境好,一般都能种上双季稻。这些山里人,早春来耕田犁地、播种,盛夏来收割早稻栽种晚稻,深秋之后,完成最后的收获,就留下一片禾蔸,和满田的稻草。
谷物收回屯积,稻草就任由散落田间,等待来年开春,又重复着往年故事,年年如此,代代相传。
一直到改革开放,山里年轻人也纷纷出去打工,这些田地开始转包当地人耕种,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再见不到山里人远途跋涉而来。
这样的季节性耕种方式,使得山里人与我们关系相当密切,他们的仓库要委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大姨家住东岭,沿着越山脚往西北方向,一路攀爬上去,山路蜿蜒,连绵陡峭,距离我家有二三十里路程。
茂密树林中穿行,山路旁就有许多杨梅树,其中有一颗就长在路边,而且是味道极好的水杨梅树,每到五六月份,都会长出硕果累累的一树水杨梅,那个季节因此有个特别有诗意的名字,叫杨梅季节。
大约十二三岁的时候,已经长成了黑壮小伙,自认为有了胆识,能够独行。有一次,记不得是因为什么事情,在杨梅季节,一个人带着把雨伞,顺着山路独自去大姨家。这唯一的一次山路独行,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
这条山路正是大姨家的东岭人开辟出来的,因为东岭村有大片稻田在山脚,这个山脚有个村庄,名字叫东山下,非常切合地理位置。
一片山坳相隔,那边的东山下属于澡下乡的尖角大队,这边的坳上属于我们会埠乡的枫垅大队。山坳蜿蜒,但是低洼平坦,开辟出了整片的农田,连接在一起,一部分属于这边,一部分属于那边。
东山下全是浙江籍移民,来历差不多,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支援山区建设的号召下移民过来的。
东山下有东岭村的田,也有他们建造的仓库。村子在大山之中,田地在很远的山脚,这种情况,在越山一带相当普遍,比如我家后面就是属于青树庵前、窑前的农田。
每到农忙季节,就能见到这些大山里走下来的山民,携带劳作工具,多数情况下自带着午饭,山里天气多变,还会带上蓑衣斗笠或者雨伞、雨披。
江西气候优越,地理环境好,一般都能种上双季稻。这些山里人,早春来耕田犁地、播种,盛夏来收割早稻栽种晚稻,深秋之后,完成最后的收获,就留下一片禾蔸,和满田的稻草。
谷物收回屯积,稻草就任由散落田间,等待来年开春,又重复着往年故事,年年如此,代代相传。
一直到改革开放,山里年轻人也纷纷出去打工,这些田地开始转包当地人耕种,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再见不到山里人远途跋涉而来。
这样的季节性耕种方式,使得山里人与我们关系相当密切,他们的仓库要委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