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基立业的盛典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毛泽东洪亮的声音回荡着,冲激着天安门,冲激着四周的红墙和大厦,冲激着整个北京城,一切似乎都荡起了低沉的回声:“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这时,毛泽东静静地走到石碑边,挖起一铲土扔到碑基边上,接着,朱德等一个个跟着上去铲土,一个跟一个,一个跟一个……周围依然十分沉寂,只听见乐队轻轻地奏着哀乐,以及铁锹撞击着石块的声音,整个北京城在悼念的沉默里……
让我们把这块人民英雄纪念碑竖到千万人的心里去吧!竖到我们思想深处去吧!假如我们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时候,假如我们麻痹糊涂松懈斗志的时候,假如贪图享乐腐化忘掉艰苦本色的时候……就让人民英雄记念碑提醒我们应该好好记取我们先人缔造祖国的艰难吧,好好地爱惜这份由无数先烈的鲜血创造起来的家业吧!
人民英雄纪念碑工程自1949年奠基后,集中了全国优秀的工人和技术人材,进行紧张的筹备和设计工作。1952年5月,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组成。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等17个单位推派代表组成。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彭真市长任主任委员,郑振铎、梁思成任副主任委员,薛子正任秘书长。委员会下设工程处,集合全国优秀的建筑专家和美术工作者,分设计、施工、采石、美术工作等七组,进行工作。此外,专设一个委员会,在中国科学院现代史研究所所长范文澜领导下,研究浮雕画面所需的史料题材。
由范文澜主持的史料专门委员会很快便提出了九幅浮雕主题方案,报请毛泽东指示后,毛泽东批示:将“井冈山会师”改为“八一南昌起义”;“义和团运动”改为“甲午中日战争”;“平型关大捷”改为“延安出击”。毛泽东的批示不是最后的拍板,而是在此批示下,又经过多次送请中央审查,多次发回继续讨论,最后定下来八幅浮雕,即现在建成的,从碑身东面起,按其反映的历史顺序排列,依次为鸦片战争、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江。
1952年8月1日正式开工。开工后,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为了把纪念碑建造得更好,将前一阶段的设计经过和图案照片寄发给全国建筑、美术和文艺等有关部门,并曾在北京举办展览会,广泛征求意见,收到碑型图案和文字意见二三百种,很有参考价值。
对这些方案归类,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平铺地面式;二是巨雕像式;三是碑形、塔形。经过各方面、各团体代表以及在京的一些建筑师、艺术家会同评选,平铺地面式的方案先被否定,但雕像和碑、塔的形式成了建筑形式争论的中心。
在对建碑的形式举棋不定之时,有人说中央首长对颐和园“万寿山昆明湖”碑和北海“琼岛春阴”碑有偏爱,为此建碑形式便开始向现在建成的形式来设计。
对于碑顶的形式曾经有过争论,建筑家们的观点又各不相同。有的建筑家说“建筑顶”,但雕刻家主张用群像,他们认为“大尾顶”形象太古老,有人反对群像,认为群像在40米的高空,无论远近都看不清楚。
彭真得知此事后,经过认真思考,指示:群像的形式使主题混淆,不相配合,用“建筑顶”为好。现在看到的纪念碑顶便是按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建造,是上有卷云、下有重幔的小庑殿顶。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用1.7万块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的。碑基约3000多平方米,碑高37.94米,比对面的天安门城楼还高4米多,是我国自古以来第一座最大的纪念碑。碑正面的碑心石,长14.7米,宽2.9米,厚1米,重103吨。这块碑石采自山东青岛市浮山。
青岛浮山区的花岗石色泽柔和光润,磨光后质坚耐久,是我国著名的花岗石出产地之一。1952年6月间,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曾派出调查组分赴全国各地搜集石样,后经研究确定:纪念碑所用的花岗石料石都选定在青岛浮山地区开采。9月,国营青岛建筑材料公司第一料石场全体职工接受了采石这一光荣的开采任务。
纪念碑石料开采下来时,重达280吨。在大料石启运来京前,为了加强领导,做好搬运巨石的工作,青岛市人民政府还专门组成大料石搬运委员会,并由首都纪念碑兴建委员会的工程师和应约协助工作的鞍钢技术工人进行指导。参加这次搬运工作的有修建纪念碑的工人,民兵负责保护。大料石正式启程前,搬运大料石委员会举行了盛大的联欢晚会。大料石是装在一个九吨重的铁排子上,下面做上木床,用四个“油千斤”顶着,再在下面铺上垫木和滚木,系上钢丝绳,用推土机在地面上拖着走,把石料从山上下落平地,又从山场运到相距30华里的青岛车站,然后装上特制的载重九十吨的大车皮专车运送来北京的。大石料从1953年10月6日下午5时启运,到10月13日安全运抵北京。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所属职工及铁路工作人员百余人,在车站上举行了简单热烈的仪式,欢迎护送大石料来京的全体工作人员。
纪念碑从地面开始有双重月台,踏着花岗石台阶上走,是承托碑身的大小两层须弥座。碑身四周围绕双层汉白玉栏杆,美观、朴素。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刻着以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光辉永照”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小碑座的周围,刻以牡丹、荷花、菊花等组成的8个大花圈,象征着“高贵”、“纯洁”、“坚忍”,表示全国人民对英雄们的永远怀念和敬仰。
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刻到坚硬的花岗石碑上的,是已故著名书法家魏长青。毛泽东的题字原写在信纸之上,每个字只有两寸左右见方。要把这些字雕刻到碑心石上,首先要放大二十倍,其中一个“永”字就两米多高。当时用幻灯投影机放大,并按照光影把字描下来。魏长青精心细摹,把加工好的字再缩小到原来那样,与原来字体相对照,使复制品与原来字体不差分毫。
把字体往花岗石上刻,又遇到了难题:石碑又硬又脆,一刻就崩。魏长青建议,把胶皮覆盖在碑体上,将需要錾刻部位的胶皮挖下去,形成“阳文”轮廓,然后用高压喷射矿砂往花岗石上“打”,就这样打出一个个边缘整齐的大字。
魏长青出色地完成了刻碑任务后,建碑处要给他丰厚的报酬,他坚辞不受,并说“为人民建碑应尽心效力。”魏长青先生病故于1977年,终年79年。
人民英雄纪念碑于1952年8月1日动工,1958年4月建成,同年5月1日隆重揭幕。建成后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正面向着天安门,碑心石上雕刻毛泽东亲笔题写的八个鎏金大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碑身背面,是毛泽东著文、周恩来亲笔书写的碑文。
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确定錾刻在向北的碑面上,是当时的北京市长彭真定的。也是他还建议碑文由“写得一手极好的颜体字”的周恩来手书。
周恩来为了写好碑文,他每天清晨第一件事,就是写一遍碑文,他前前后后共写了四十多遍,最后选了最满意的一篇。
第(3/3)页
毛泽东洪亮的声音回荡着,冲激着天安门,冲激着四周的红墙和大厦,冲激着整个北京城,一切似乎都荡起了低沉的回声:“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这时,毛泽东静静地走到石碑边,挖起一铲土扔到碑基边上,接着,朱德等一个个跟着上去铲土,一个跟一个,一个跟一个……周围依然十分沉寂,只听见乐队轻轻地奏着哀乐,以及铁锹撞击着石块的声音,整个北京城在悼念的沉默里……
让我们把这块人民英雄纪念碑竖到千万人的心里去吧!竖到我们思想深处去吧!假如我们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时候,假如我们麻痹糊涂松懈斗志的时候,假如贪图享乐腐化忘掉艰苦本色的时候……就让人民英雄记念碑提醒我们应该好好记取我们先人缔造祖国的艰难吧,好好地爱惜这份由无数先烈的鲜血创造起来的家业吧!
人民英雄纪念碑工程自1949年奠基后,集中了全国优秀的工人和技术人材,进行紧张的筹备和设计工作。1952年5月,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组成。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等17个单位推派代表组成。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彭真市长任主任委员,郑振铎、梁思成任副主任委员,薛子正任秘书长。委员会下设工程处,集合全国优秀的建筑专家和美术工作者,分设计、施工、采石、美术工作等七组,进行工作。此外,专设一个委员会,在中国科学院现代史研究所所长范文澜领导下,研究浮雕画面所需的史料题材。
由范文澜主持的史料专门委员会很快便提出了九幅浮雕主题方案,报请毛泽东指示后,毛泽东批示:将“井冈山会师”改为“八一南昌起义”;“义和团运动”改为“甲午中日战争”;“平型关大捷”改为“延安出击”。毛泽东的批示不是最后的拍板,而是在此批示下,又经过多次送请中央审查,多次发回继续讨论,最后定下来八幅浮雕,即现在建成的,从碑身东面起,按其反映的历史顺序排列,依次为鸦片战争、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江。
1952年8月1日正式开工。开工后,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为了把纪念碑建造得更好,将前一阶段的设计经过和图案照片寄发给全国建筑、美术和文艺等有关部门,并曾在北京举办展览会,广泛征求意见,收到碑型图案和文字意见二三百种,很有参考价值。
对这些方案归类,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平铺地面式;二是巨雕像式;三是碑形、塔形。经过各方面、各团体代表以及在京的一些建筑师、艺术家会同评选,平铺地面式的方案先被否定,但雕像和碑、塔的形式成了建筑形式争论的中心。
在对建碑的形式举棋不定之时,有人说中央首长对颐和园“万寿山昆明湖”碑和北海“琼岛春阴”碑有偏爱,为此建碑形式便开始向现在建成的形式来设计。
对于碑顶的形式曾经有过争论,建筑家们的观点又各不相同。有的建筑家说“建筑顶”,但雕刻家主张用群像,他们认为“大尾顶”形象太古老,有人反对群像,认为群像在40米的高空,无论远近都看不清楚。
彭真得知此事后,经过认真思考,指示:群像的形式使主题混淆,不相配合,用“建筑顶”为好。现在看到的纪念碑顶便是按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建造,是上有卷云、下有重幔的小庑殿顶。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用1.7万块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的。碑基约3000多平方米,碑高37.94米,比对面的天安门城楼还高4米多,是我国自古以来第一座最大的纪念碑。碑正面的碑心石,长14.7米,宽2.9米,厚1米,重103吨。这块碑石采自山东青岛市浮山。
青岛浮山区的花岗石色泽柔和光润,磨光后质坚耐久,是我国著名的花岗石出产地之一。1952年6月间,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曾派出调查组分赴全国各地搜集石样,后经研究确定:纪念碑所用的花岗石料石都选定在青岛浮山地区开采。9月,国营青岛建筑材料公司第一料石场全体职工接受了采石这一光荣的开采任务。
纪念碑石料开采下来时,重达280吨。在大料石启运来京前,为了加强领导,做好搬运巨石的工作,青岛市人民政府还专门组成大料石搬运委员会,并由首都纪念碑兴建委员会的工程师和应约协助工作的鞍钢技术工人进行指导。参加这次搬运工作的有修建纪念碑的工人,民兵负责保护。大料石正式启程前,搬运大料石委员会举行了盛大的联欢晚会。大料石是装在一个九吨重的铁排子上,下面做上木床,用四个“油千斤”顶着,再在下面铺上垫木和滚木,系上钢丝绳,用推土机在地面上拖着走,把石料从山上下落平地,又从山场运到相距30华里的青岛车站,然后装上特制的载重九十吨的大车皮专车运送来北京的。大石料从1953年10月6日下午5时启运,到10月13日安全运抵北京。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所属职工及铁路工作人员百余人,在车站上举行了简单热烈的仪式,欢迎护送大石料来京的全体工作人员。
纪念碑从地面开始有双重月台,踏着花岗石台阶上走,是承托碑身的大小两层须弥座。碑身四周围绕双层汉白玉栏杆,美观、朴素。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刻着以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光辉永照”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小碑座的周围,刻以牡丹、荷花、菊花等组成的8个大花圈,象征着“高贵”、“纯洁”、“坚忍”,表示全国人民对英雄们的永远怀念和敬仰。
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刻到坚硬的花岗石碑上的,是已故著名书法家魏长青。毛泽东的题字原写在信纸之上,每个字只有两寸左右见方。要把这些字雕刻到碑心石上,首先要放大二十倍,其中一个“永”字就两米多高。当时用幻灯投影机放大,并按照光影把字描下来。魏长青精心细摹,把加工好的字再缩小到原来那样,与原来字体相对照,使复制品与原来字体不差分毫。
把字体往花岗石上刻,又遇到了难题:石碑又硬又脆,一刻就崩。魏长青建议,把胶皮覆盖在碑体上,将需要錾刻部位的胶皮挖下去,形成“阳文”轮廓,然后用高压喷射矿砂往花岗石上“打”,就这样打出一个个边缘整齐的大字。
魏长青出色地完成了刻碑任务后,建碑处要给他丰厚的报酬,他坚辞不受,并说“为人民建碑应尽心效力。”魏长青先生病故于1977年,终年79年。
人民英雄纪念碑于1952年8月1日动工,1958年4月建成,同年5月1日隆重揭幕。建成后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正面向着天安门,碑心石上雕刻毛泽东亲笔题写的八个鎏金大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碑身背面,是毛泽东著文、周恩来亲笔书写的碑文。
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确定錾刻在向北的碑面上,是当时的北京市长彭真定的。也是他还建议碑文由“写得一手极好的颜体字”的周恩来手书。
周恩来为了写好碑文,他每天清晨第一件事,就是写一遍碑文,他前前后后共写了四十多遍,最后选了最满意的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