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大明王朝1587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三章 法家岂是治世之学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皇上的‘伪恶’之说,又是从何而来?”

  朱翊钧微微笑道,

  “‘伪恶’不似‘伪善’,它很容易定义。”

  “譬如这大明官场中就有一种条件,能使得一个心里并不恶、甚至还是比较高尚的一个人,去做坏事。”

  “就像内兄方才所引之‘晏婴相齐’,晏婴是古今公认的贤相,可是他生在齐国,在齐国官场上治国理政,就是不得不做坏事。”

  “但是晏婴做坏事,不是因为他本事是一个坏人,而是因为齐国当时的环境和条件就是会使得做官之人不得不做坏事,而不能做好事。”

  “如此说来,那晏婴当年,就是违心做了坏事,倘或一个非善之人做了善事是‘伪善’,那么一个非恶之人做了恶事,不就是‘伪恶’吗?”

  郑国泰若有所思。

  朱翊钧又笑道,

  “所以朕不喜欢法家,朕即使是为了大明,也永远不可能会去喜欢法家。”

  “所谓违心地做了一些甚么事,便是指一个人本来是不想做坏事的,但是由于环境所迫,一个人不做坏事就待不住,就不能留在这个环境。”

  “那这种恶——不管它是‘真恶’还是‘伪恶’——就是最糟糕的一种恶了。”

  “因为如果一个国家中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那就不但可以让坏人理直气壮地做坏事,连好人都要被迫做坏事,那好人就会一齐变坏了。”

  “内兄既读史书,且看从古至今,除了秦朝之外,可有第二位一统天下之君王信奉法家之说?”

  “且即便残暴如秦始皇,他焚书之时,不是一样将《晏子》归为应焚‘伪书’之列?”

  “可见再苛暴的君王,就是再会统御不忠之人,他心底里也是忌惮一个‘伪’字的。”

  郑国泰默然片刻,道,

  “人性本恶,法家并非断无可取之处。”

  朱翊钧淡笑道,

  “倘或人性本恶,法家之说便是发扬了这种恶,它只不过是打着为君御臣的旗号,能驾驭臣下不代表能治国理政。”

  “伪善之人虽则有私心,但或许还能行几件为民着想的善政,可倘或是一群伪恶之人,那是绝对做不出任何一件为国为民的善事的。”

  “韩非对人性的判断是人应该性恶,那么依照他这种论断,朕作为一个皇上,就应该希望我大明的官既怕死又爱钱。”

  “因为爱钱就可以重赏之下为朕办事,怕死他就不敢造反,如果他既不爱钱又不怕死,那他就是想功高震主,邀功博名,朕就应该要把他清除。”

  “倘或一个国君治国治到了这一步,臣子不性恶,他当皇帝就不放心,那他的天下就会到处都是恶人与恶事。”

  “当年韩非将人性之恶揣摩得何等透彻,可任凭他揣摩得如何透彻,他不是也依然死于李斯之手吗?”

  “所以朕对法家不以为然,法家说要让臣子和臣子相争才能保得君王安宁,朕绝不会这么做。”

  郑国泰盯着朱翊钧看了一会儿,他那双星星般的眼睛一眨一眨,美目的扑闪成功地掩饰了他内心的拉锯。忽然,他又站了起来,朝着朱翊钧第二次行了叩拜大礼,

  “臣谨受教。”

  郑国泰再张口时已变了称呼,

  “臣但凭皇上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