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突如其来的刺杀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城外的某一处山林之中。
“首领,人都到齐了。”一个全身着黑衣的男子单膝跪下,向着另一位身材更加魁梧的男子行礼道。
首领扫视着场中整齐肃杀的十多个同样身着黑衣的属下淡淡:“嗯,主上交代的任务,你们都清楚了吧?”
“都清楚了。”众黑衣人回道。
“我在重复一遍,抓捕一个女人,其余无关人等诛杀。”首领冷漠地巡视一圈,道:“兵锋所向,吾主杀伐!”
“兵锋所向,吾主杀伐!”众人齐声大喝。
“行动吧。”首领轻轻挥了挥手,众黑衣人相继涌出……
小江村,柳玉竹在堤坝巡视一周后又来到了村子里。
“小姐,我们不是已经看到了堤坝地情况了,为什么非要到这村里来呢?”秋离十分不理解柳玉竹坚持要来小江村的行为。
柳玉竹无奈解释道:“我们在江上看到的只是那个老人一个人地表现罢了,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只听信一面之词,必须多方了解,才能做出最适合地决定,尤其是在治水这种家国大事上。”
来到村中一户人家,柳玉竹上前敲门,问道:“大叔,今年县里可曾有征兆服劳役啊?”
“有啊,劳役年年都有,只不过以前是去大江上服劳役,近些年却是修筑道路,将我们村往城里的路打通了。”屋内是正在做饭的妇人,她也不怕柳玉竹是生人,笑呵呵地答道。
柳玉竹又问道:“你家男人不在家吗?”“呵呵,今日是那条修筑了六年的大路修好后的庆典仪式,县令正式举行祭奠,村子里的好多人都去看了。”
柳玉竹闻言也心生好奇,告别了大妈,带着两人往那里而去。
就像妇人所说,一路走来,村中所见人极少,即便现在到了饭点,村中也是炊烟袅袅。
随着柳玉竹往前走,渐渐能听到人声鼎沸传来,加快脚步,赶到那里时,县令讲话快要结束了。
“……今吾仓任,大江镇第一十五任县令,承前人之志,启百姓之愿,于此修路,通城郭,以兴万民……”
县令郑重其事地宣读祭词,这条道路于大江镇意义很大,以往他们要去往城中都必须花上一天的时间赶路,绕过山川湖泊,非常麻烦。这种闭塞的情况对于大江镇与扬州城的交流极为不便,也因此虽然扬州城商贸发达,大江镇却仍旧是封闭的农耕,自给自足,生活水平远远比不上扬州城。
今日修建通城之路,将大江镇到扬州城的道路缩减到了小半天的路程,交通大大便利,往后交流越多,大江镇的商贸越加繁荣,百姓们也一定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而在后世,县令宣读的祭词都会被记录进县志之中,供后世子孙知晓他们的功绩。
祭词念毕,百姓们无不欢欣鼓舞,随后将早就刻好的碑文埋于新修道路旁侧,以供后人瞻仰。
柳玉竹随着民众们一起来到新路上,参观新路。这条新路确实修得宽阔,完全可以并行两辆马车了,踩上去试了试,夯实无比,两旁还栽种了杨树,可见耗费非常之大。
然而柳玉竹却不记得常老告诉过她大江下游有修建这种大路的政策,那么新路花费的银两便值得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城外的某一处山林之中。
“首领,人都到齐了。”一个全身着黑衣的男子单膝跪下,向着另一位身材更加魁梧的男子行礼道。
首领扫视着场中整齐肃杀的十多个同样身着黑衣的属下淡淡:“嗯,主上交代的任务,你们都清楚了吧?”
“都清楚了。”众黑衣人回道。
“我在重复一遍,抓捕一个女人,其余无关人等诛杀。”首领冷漠地巡视一圈,道:“兵锋所向,吾主杀伐!”
“兵锋所向,吾主杀伐!”众人齐声大喝。
“行动吧。”首领轻轻挥了挥手,众黑衣人相继涌出……
小江村,柳玉竹在堤坝巡视一周后又来到了村子里。
“小姐,我们不是已经看到了堤坝地情况了,为什么非要到这村里来呢?”秋离十分不理解柳玉竹坚持要来小江村的行为。
柳玉竹无奈解释道:“我们在江上看到的只是那个老人一个人地表现罢了,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只听信一面之词,必须多方了解,才能做出最适合地决定,尤其是在治水这种家国大事上。”
来到村中一户人家,柳玉竹上前敲门,问道:“大叔,今年县里可曾有征兆服劳役啊?”
“有啊,劳役年年都有,只不过以前是去大江上服劳役,近些年却是修筑道路,将我们村往城里的路打通了。”屋内是正在做饭的妇人,她也不怕柳玉竹是生人,笑呵呵地答道。
柳玉竹又问道:“你家男人不在家吗?”“呵呵,今日是那条修筑了六年的大路修好后的庆典仪式,县令正式举行祭奠,村子里的好多人都去看了。”
柳玉竹闻言也心生好奇,告别了大妈,带着两人往那里而去。
就像妇人所说,一路走来,村中所见人极少,即便现在到了饭点,村中也是炊烟袅袅。
随着柳玉竹往前走,渐渐能听到人声鼎沸传来,加快脚步,赶到那里时,县令讲话快要结束了。
“……今吾仓任,大江镇第一十五任县令,承前人之志,启百姓之愿,于此修路,通城郭,以兴万民……”
县令郑重其事地宣读祭词,这条道路于大江镇意义很大,以往他们要去往城中都必须花上一天的时间赶路,绕过山川湖泊,非常麻烦。这种闭塞的情况对于大江镇与扬州城的交流极为不便,也因此虽然扬州城商贸发达,大江镇却仍旧是封闭的农耕,自给自足,生活水平远远比不上扬州城。
今日修建通城之路,将大江镇到扬州城的道路缩减到了小半天的路程,交通大大便利,往后交流越多,大江镇的商贸越加繁荣,百姓们也一定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而在后世,县令宣读的祭词都会被记录进县志之中,供后世子孙知晓他们的功绩。
祭词念毕,百姓们无不欢欣鼓舞,随后将早就刻好的碑文埋于新修道路旁侧,以供后人瞻仰。
柳玉竹随着民众们一起来到新路上,参观新路。这条新路确实修得宽阔,完全可以并行两辆马车了,踩上去试了试,夯实无比,两旁还栽种了杨树,可见耗费非常之大。
然而柳玉竹却不记得常老告诉过她大江下游有修建这种大路的政策,那么新路花费的银两便值得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