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警醒之诗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而,让陆修羽未曾想到的是:短短四句,句句深意。
与其说这是一个十八岁的新科状元所写,陆修羽更相信这是一名耄耋老臣的苦吟。
前两句咏月,写的颇有古意。
圆魄上青空,皆言万古同——天空中的满月,人们都说它自古以来从未改变。
这意象倒是颇为宏大。万古之月,的确非一般心胸可以想到。
安知银阙下,曾有雨兼风?——可是又有谁知道,这银月之下,也曾有过风吹雨打?
读到这里,陆修羽心中一震。
银阙这个词,十分巧妙。它既可以指月亮,也可以指华丽的宫阙。
也就是宫廷。
如果将银阙理解为宫廷,那么第二句诗的意涵,可就变成了:“又有谁知,在华丽的宫阙之下,也曾有过风雨飘摇?”
宫阙之下,风雨飘摇。同室操戈,祸起萧墙。
“宁亲王……”陆修羽脑中,瞬间闪过宁亲王那仅存的画像。
他稳住心神,连忙继续读下去。
旧事如浮尘,所过少留痕——过往之事如同飘舞的灰尘,过去之后鲜少留下痕迹。
从“曾有”到“旧事”,纪征笔锋一转,变了韵脚。这句没有咏月之词,倒是颇有些萧瑟感。
陆修羽转向最后一句。
唯愿天开眼,洗眸辨世人——只希望苍天有眼,擦亮双眸,辨别世人之真伪好坏。
“天开眼”和“洗眸”,又是十分巧妙的用词了。
天开眼,可以理解为“满月”。圆月如同天的眼睛,这是很形象的比喻。“洗眸”则是延续这个比喻,指代清亮的圆月。
圆月普照世人,也就如同上天睁眼看人一般。
然而,“天开眼”更可以理解为“帝王开眼”。如果这样理解,那么这句诗的含义,便是希望帝王明辨忠奸。
如果是这样,那纪征这首咏月之诗,就变成了劝谏之诗。
甚至,是警醒之诗。
第(3/3)页
而,让陆修羽未曾想到的是:短短四句,句句深意。
与其说这是一个十八岁的新科状元所写,陆修羽更相信这是一名耄耋老臣的苦吟。
前两句咏月,写的颇有古意。
圆魄上青空,皆言万古同——天空中的满月,人们都说它自古以来从未改变。
这意象倒是颇为宏大。万古之月,的确非一般心胸可以想到。
安知银阙下,曾有雨兼风?——可是又有谁知道,这银月之下,也曾有过风吹雨打?
读到这里,陆修羽心中一震。
银阙这个词,十分巧妙。它既可以指月亮,也可以指华丽的宫阙。
也就是宫廷。
如果将银阙理解为宫廷,那么第二句诗的意涵,可就变成了:“又有谁知,在华丽的宫阙之下,也曾有过风雨飘摇?”
宫阙之下,风雨飘摇。同室操戈,祸起萧墙。
“宁亲王……”陆修羽脑中,瞬间闪过宁亲王那仅存的画像。
他稳住心神,连忙继续读下去。
旧事如浮尘,所过少留痕——过往之事如同飘舞的灰尘,过去之后鲜少留下痕迹。
从“曾有”到“旧事”,纪征笔锋一转,变了韵脚。这句没有咏月之词,倒是颇有些萧瑟感。
陆修羽转向最后一句。
唯愿天开眼,洗眸辨世人——只希望苍天有眼,擦亮双眸,辨别世人之真伪好坏。
“天开眼”和“洗眸”,又是十分巧妙的用词了。
天开眼,可以理解为“满月”。圆月如同天的眼睛,这是很形象的比喻。“洗眸”则是延续这个比喻,指代清亮的圆月。
圆月普照世人,也就如同上天睁眼看人一般。
然而,“天开眼”更可以理解为“帝王开眼”。如果这样理解,那么这句诗的含义,便是希望帝王明辨忠奸。
如果是这样,那纪征这首咏月之诗,就变成了劝谏之诗。
甚至,是警醒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