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贞观三百年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490 重新找回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钧座,长沙来电。”

  在“狗窝岭”设置了电台之后,第二军军部也驻扎在了这里,除了方便通讯之外,最重要的是“狗窝岭”易守难攻,没有重火力,基本没戏。

  而且“狗窝岭”正面就是水库的开阔水面,下去又是一条盘条路,下坡之后,才能见着真正的“灵渠”。

  甘正我在十月十六之后,就马不停蹄整训那些本地区的卧底。

  朝廷在重要矿区,都是会有轮换卧底的。

  各部门协同的数量都不少,一般都是“世受国恩”的家族子弟。

  诸如尉迟、长孙等等豪门并不在少数,但是在贞观一六八年之后,其实已经有些力不从心,全靠略微高于平均水平的薪资,加上外快和未来的“大饼”,才能让一些人前往极为艰苦的地方作业半年一年以上。

  系统性的崩坏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百多年的腐烂,足够让那些真豪门子弟找个家世一般的同学、同僚去“代班”。

  专业性的下降也非常厉害,甚至还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

  比如现在义勇军第二军参谋部的成员,几乎都是各省部直属机关的精干成员。

  他们来这里做卧底的唯一原因就一个……没得选。

  部门协同的任务是比较麻烦的,因为具备长期性,待遇上来说,除了本身额外会多一些调配的资源外,更多的是对家庭福利的倾斜。

  类似子女就学、妻子就业、父母养老等等问题,才是让这些人咬牙坚持的核心。

  至于说思想上的归属感……

  早他妈一百年就淡了。

  不是他们不想为朝廷尽忠,而是他们尽心尽力之后,还被嘲讽嘲弄,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做多了,换谁都要心灰意冷。

  没有摆烂划水摸鱼,已经是相当的忠诚。

  可忠诚的考验,在国家如此动荡的时刻,越是掌握了消息渠道的特务部门,越是产生了动摇。

  看不到希望,甚至家中发生了什么,自己也大概能猜到。

  京城居行大不易,又是游行又是示威,再加上阁老升天带来的管制,家中妻儿的生活,怎么可能轻松?

  思乡情切,却又无可奈何。

  甘正我的出现,直接打破了内心的最后一点坚持。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