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武后逼捐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朝会上,根本没有提郑东的名字。提到扬州大案被侦破的时候,岑长倩也只是用寥寥几句话就带过了,跟本没有提到郑东和狄仁杰是如何智破迷案,肃清余党的。
没有提到自己也就罢了,为什么连狄仁杰都没有受到嘉奖呢?郑东不能理解,除非,是有人在背后捣鬼,故意压下了封赏。
但当时李昭德被派到扬州宣旨的时候,确实说了要郑东回京受赏,难道是骗人的?
整个朝会不到一个时辰就结束了,郑东迷迷糊糊的跟着百官一同下朝,除了师父骆宾王之外,就只剩左相苏良嗣还过来说了两句话,其他人,似乎都在躲着郑东。
郑东忽然想起在扬州时,丘神勣对自己说的那些话。
该不会,真的有什么大事要发生吧?看这样子,似乎这件事是和自己有关的,甚至以自己为核心呢。
郑东回想了自己到洛阳以来的这一年半,也没有发现自己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啊?如果说是木秀于林,那除了曲辕犁之外,学校什么的是奉了武则天的旨意来的,自己只不过是经办人而已,应该还怪不到自己头上吧。
难道是那些作坊和铺子?
在大唐,商人地位低下这是共识,但任何人都无法拒绝从商所带来的巨大利润。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谁不想在温饱之后,还能有闲钱去享受享受呢?
因此,虽说商人地位低下,读书人都不屑于从事商业活动,但朝中大部分的勋贵和高官,家里多多少少都有着一些店铺或者生意,最不济的也会在别人家里入了股,吃红利。
如果说百官是因为自己所经营的洛神集团而对自己有所疏远,那郑东就不必担心了,官员从商并不犯律,朝廷的法律还管不到这么宽。
出了宫门,已经坐上轿子走了很远的苏良嗣突然又掉头回到郑东的身边,和骆宾王打过招呼之后,要求和郑东单独说两句。
“郑少卿,你可知道今日朝堂之上,为何百官都对你避之不及?”
“下官正要请教苏相。”
“哈哈哈哈...”苏良嗣捋着胡子仰面大笑,“太后要收了你的琉璃作坊。”
郑东猝然一惊,收了我的作坊?是收归国有的意思吗?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朝会上,根本没有提郑东的名字。提到扬州大案被侦破的时候,岑长倩也只是用寥寥几句话就带过了,跟本没有提到郑东和狄仁杰是如何智破迷案,肃清余党的。
没有提到自己也就罢了,为什么连狄仁杰都没有受到嘉奖呢?郑东不能理解,除非,是有人在背后捣鬼,故意压下了封赏。
但当时李昭德被派到扬州宣旨的时候,确实说了要郑东回京受赏,难道是骗人的?
整个朝会不到一个时辰就结束了,郑东迷迷糊糊的跟着百官一同下朝,除了师父骆宾王之外,就只剩左相苏良嗣还过来说了两句话,其他人,似乎都在躲着郑东。
郑东忽然想起在扬州时,丘神勣对自己说的那些话。
该不会,真的有什么大事要发生吧?看这样子,似乎这件事是和自己有关的,甚至以自己为核心呢。
郑东回想了自己到洛阳以来的这一年半,也没有发现自己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啊?如果说是木秀于林,那除了曲辕犁之外,学校什么的是奉了武则天的旨意来的,自己只不过是经办人而已,应该还怪不到自己头上吧。
难道是那些作坊和铺子?
在大唐,商人地位低下这是共识,但任何人都无法拒绝从商所带来的巨大利润。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谁不想在温饱之后,还能有闲钱去享受享受呢?
因此,虽说商人地位低下,读书人都不屑于从事商业活动,但朝中大部分的勋贵和高官,家里多多少少都有着一些店铺或者生意,最不济的也会在别人家里入了股,吃红利。
如果说百官是因为自己所经营的洛神集团而对自己有所疏远,那郑东就不必担心了,官员从商并不犯律,朝廷的法律还管不到这么宽。
出了宫门,已经坐上轿子走了很远的苏良嗣突然又掉头回到郑东的身边,和骆宾王打过招呼之后,要求和郑东单独说两句。
“郑少卿,你可知道今日朝堂之上,为何百官都对你避之不及?”
“下官正要请教苏相。”
“哈哈哈哈...”苏良嗣捋着胡子仰面大笑,“太后要收了你的琉璃作坊。”
郑东猝然一惊,收了我的作坊?是收归国有的意思吗?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