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陈琛的野望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重建季汉,直到大汉灭绝之后,几乎不间断的“汉祚复兴”运动,这样的大汉所拥有的魅力本身已经具有神性。
而陈琛的想法,就是基于这样的基础,刘备如果能够再度大一统大汉,三兴季汉,那刘氏的神圣性基本成为定数,很难有世家和别人能够拥有挑战刘氏的勇气。
那当君主神圣性达到了一个巅峰的时候,其实他就适合作为一个神主,作为一个真正的天子,而不是一个独裁统治者。
因为刘备优秀,但是代表刘备的后代就能够保持住教育质量,能够一直优秀下去。
但是如果建立起属于大汉,具有大汉特色的天子立宪制的话,以法制治理社会,并且将决策层慢慢扩散开,同时进行民智开化,将这种有限君权的国家体制,来维护刘家的利益和神圣性,但是不阻碍大汉的继续前行。
这个制度的核心在于如何确立好宪法,提升百姓地位和主权,实现国家事务上的理想共和,而不是纯粹的共和政体。
当然,这样的制度也不是没有问题的。
要是在教育方面没有做好,引导民智方面出现偏差,被不想被阶层同化的世家所反对抵抗的话,那将来或许会出现权力渗透问题,虽然到时候的政务处理应该会交给每个时代最为优秀的人才,但是谁又能够完全保证时代人才出现断代,从而产生的权力转移,让国家权力陷入一些世家同盟手中呢。
可是陈琛知道,刘家后代出现混蛋和废物的概率,不会比时代政治战争失败的概率低。
如果自己能够死死地抓住教育这个点,确立为集团的核心思想,将民智和教育作为重点进行全面执行,那他相信在未来,始终会有一群怀揣着改善社会现状的勇士们,再不断地朝着各种困难挑战。
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
他愿意寄希望于未来,那个以教育为重的未来。
当然,现在这些想法他不可能跟刘备说的。
不然,都还没有一统天下呢,就已经开始考虑他登基之后的分权了。
哪怕陈琛再得刘备的信赖,这种事情还是有可能给人产生不快,埋下一个种子,他还是明白的,不会恃宠而骄。
而且哪怕他不愿意承认,他也明白一点。
那就是将来如果自己跟刘备在这方面的意见不一致的话,那他很有可能会跟刘备在某些事情上站到对立面去。
如果想要避免这种情况,那他只能尽力在一统天下的这段时期里,让刘备能够理解自己,明白自己的想法。
虽然这样看起来似乎很自私。
但是。
这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所诞生的野望啊!
他不愿意再看到这片土地上出现不应该存在的战火,他们都凶悍和勇猛应该要对外挥舞,而不是朝着自家人欺辱。
他要让这片土地染尽赤色,并且不断地向外拓展。
和平一直都是一个伪命题。
陈琛是一个实在的鹰派人物,他不觉得敌人会对己方有什么怜悯,那就尽可能地消除威胁,保护好己方。
不过。
就在陈琛和阎仁的喜事将近的时候,在刘备集团没有注意到的大汉版图角落里,有一些依靠刘备陈琛他们和南华的合作解决了冰川期的民族,也悄悄地抬起了头。
他们似乎看到了更多的希望,相较于风雪侵袭的温暖气流,也滋生了他们心中的野心和欲望。
当时,在冰川期降临的时候,原本以辽东郡作为驻地的公孙瓒已经前往草原上去寻找鲜卑人的踪迹,不过被愈来愈烈的风雪逼退,公孙瓒也回到了辽东郡。
至于被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的公孙度?
在刘备攻占下半壁冀州之后,奔赴幽州说服公孙瓒和刘虞之后,公孙度自然也就投靠了刘备,他怎么可能觉得自己有实力能够应对占据了四州之地的刘备?
而在之前强盛一时的袁绍也被刘备击败之后,公孙度就更老实了。
好在他投靠刘备之前还没有瞎搞,弄那些自立辽东侯、平州牧的操作,不然刘备估计就直接按着他目无朝廷的罪名把他灭了,将他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重建季汉,直到大汉灭绝之后,几乎不间断的“汉祚复兴”运动,这样的大汉所拥有的魅力本身已经具有神性。
而陈琛的想法,就是基于这样的基础,刘备如果能够再度大一统大汉,三兴季汉,那刘氏的神圣性基本成为定数,很难有世家和别人能够拥有挑战刘氏的勇气。
那当君主神圣性达到了一个巅峰的时候,其实他就适合作为一个神主,作为一个真正的天子,而不是一个独裁统治者。
因为刘备优秀,但是代表刘备的后代就能够保持住教育质量,能够一直优秀下去。
但是如果建立起属于大汉,具有大汉特色的天子立宪制的话,以法制治理社会,并且将决策层慢慢扩散开,同时进行民智开化,将这种有限君权的国家体制,来维护刘家的利益和神圣性,但是不阻碍大汉的继续前行。
这个制度的核心在于如何确立好宪法,提升百姓地位和主权,实现国家事务上的理想共和,而不是纯粹的共和政体。
当然,这样的制度也不是没有问题的。
要是在教育方面没有做好,引导民智方面出现偏差,被不想被阶层同化的世家所反对抵抗的话,那将来或许会出现权力渗透问题,虽然到时候的政务处理应该会交给每个时代最为优秀的人才,但是谁又能够完全保证时代人才出现断代,从而产生的权力转移,让国家权力陷入一些世家同盟手中呢。
可是陈琛知道,刘家后代出现混蛋和废物的概率,不会比时代政治战争失败的概率低。
如果自己能够死死地抓住教育这个点,确立为集团的核心思想,将民智和教育作为重点进行全面执行,那他相信在未来,始终会有一群怀揣着改善社会现状的勇士们,再不断地朝着各种困难挑战。
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
他愿意寄希望于未来,那个以教育为重的未来。
当然,现在这些想法他不可能跟刘备说的。
不然,都还没有一统天下呢,就已经开始考虑他登基之后的分权了。
哪怕陈琛再得刘备的信赖,这种事情还是有可能给人产生不快,埋下一个种子,他还是明白的,不会恃宠而骄。
而且哪怕他不愿意承认,他也明白一点。
那就是将来如果自己跟刘备在这方面的意见不一致的话,那他很有可能会跟刘备在某些事情上站到对立面去。
如果想要避免这种情况,那他只能尽力在一统天下的这段时期里,让刘备能够理解自己,明白自己的想法。
虽然这样看起来似乎很自私。
但是。
这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所诞生的野望啊!
他不愿意再看到这片土地上出现不应该存在的战火,他们都凶悍和勇猛应该要对外挥舞,而不是朝着自家人欺辱。
他要让这片土地染尽赤色,并且不断地向外拓展。
和平一直都是一个伪命题。
陈琛是一个实在的鹰派人物,他不觉得敌人会对己方有什么怜悯,那就尽可能地消除威胁,保护好己方。
不过。
就在陈琛和阎仁的喜事将近的时候,在刘备集团没有注意到的大汉版图角落里,有一些依靠刘备陈琛他们和南华的合作解决了冰川期的民族,也悄悄地抬起了头。
他们似乎看到了更多的希望,相较于风雪侵袭的温暖气流,也滋生了他们心中的野心和欲望。
当时,在冰川期降临的时候,原本以辽东郡作为驻地的公孙瓒已经前往草原上去寻找鲜卑人的踪迹,不过被愈来愈烈的风雪逼退,公孙瓒也回到了辽东郡。
至于被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的公孙度?
在刘备攻占下半壁冀州之后,奔赴幽州说服公孙瓒和刘虞之后,公孙度自然也就投靠了刘备,他怎么可能觉得自己有实力能够应对占据了四州之地的刘备?
而在之前强盛一时的袁绍也被刘备击败之后,公孙度就更老实了。
好在他投靠刘备之前还没有瞎搞,弄那些自立辽东侯、平州牧的操作,不然刘备估计就直接按着他目无朝廷的罪名把他灭了,将他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