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赶尽杀绝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有心思打仗呢。
等待李继岌的结局已经很明显了。
大军到了渭水,发现过不去,为啥?桥被人给拆了,拆桥的人是权知西都留守张篯。
这家伙也真聪明,你魏王好歹是个王爷,我打你吧,名声肯定会受损,被天下人戳着脊梁骨骂,不好。
不打你吧,向李嗣源没个交代,他肯定要找我秋后算账。
那我就把浮桥给你拆了,挡住你的去路。
这样做有个好处,你说我打你了吗,我连兵都没有出,怎么可能打到你?你说我没打吧,桥都给拆了,态度也表明了,还跟你使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绊子,这也不能说没打。
于是乎,问题圆满解决了,跟谁都有了一个交代。
而李继岌望着滔滔渭水,心里五味杂陈。
明面上是断了一座桥,实质上显示了天下人对自己的态度。
失掉国都,皇帝殒命这些事情对一个王朝来说都不是致命的,只要人心还在,国就不会亡。
比如说后世的大宋,两代皇帝都做了俘虏,国都汴州也被打了个稀烂,人家收拾收拾东西,照样在临安复了国,建立了南宋政权。
现在留给李继岌的也是一个同样的命题,他是否能够入主洛阳,凭的不只是手下的几万精兵,最重要的是各地百姓、军阀的态度。
只要这些人支持,复国并不困难;反之,死无葬身之地了!
一座渭水浮桥的被拆,让李继岌看到了天下人的态度,也预判到了自己的最终归宿。
然而已经走到了这里,不搏一把说不过去,是生是死,最后还是再痛痛快快打一场吧!
李继岌下令渡河,顺水浮渡,几万人的部队当天全部到达渭南。
渡河的过程中大家各显神通,竹筏啦,小船啦,甚至是浮木都用上了,争先恐后,场面热闹非凡。
然而大家渡河的热情并不是想要去打仗,而是归心似箭,他们要回家!
一旦到达对岸,逃兵数量猛增,就连李继岌的心腹人员吕知柔等人都跑了个干干净净。
李继岌感到绝望。
本来还想着拼着一死打一场呢,现在看来完全没必要了。
李从袭适时地说了一句话:“事已至此,大势已去,殿下您好自为之!”
还有什么好自为之的,到头来,一死而已!
李继岌徘徊流涕,命令随从李环杀掉自己。
李环不忍,李继岌再三催促。
李环大哭:“奴才不忍心在郎君面前动手!”
李继岌随即趴在床上,李环在背后将其勒死。
李继岌一死,六军无主,任圜带军继续东行。李嗣源让石敬瑭前去慰军,军心这才稳定下来。
随后,这支近三万人的精锐部队返回洛阳,安顿下来。
李继岌的死,对李嗣源来说是天大的好事,登基路上的最后一块拦路石被搬走了,他可以安心登基做皇帝了。
在做皇帝之前,要先把一些罪臣给杀掉来平民愤。
第(3/3)页
有心思打仗呢。
等待李继岌的结局已经很明显了。
大军到了渭水,发现过不去,为啥?桥被人给拆了,拆桥的人是权知西都留守张篯。
这家伙也真聪明,你魏王好歹是个王爷,我打你吧,名声肯定会受损,被天下人戳着脊梁骨骂,不好。
不打你吧,向李嗣源没个交代,他肯定要找我秋后算账。
那我就把浮桥给你拆了,挡住你的去路。
这样做有个好处,你说我打你了吗,我连兵都没有出,怎么可能打到你?你说我没打吧,桥都给拆了,态度也表明了,还跟你使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绊子,这也不能说没打。
于是乎,问题圆满解决了,跟谁都有了一个交代。
而李继岌望着滔滔渭水,心里五味杂陈。
明面上是断了一座桥,实质上显示了天下人对自己的态度。
失掉国都,皇帝殒命这些事情对一个王朝来说都不是致命的,只要人心还在,国就不会亡。
比如说后世的大宋,两代皇帝都做了俘虏,国都汴州也被打了个稀烂,人家收拾收拾东西,照样在临安复了国,建立了南宋政权。
现在留给李继岌的也是一个同样的命题,他是否能够入主洛阳,凭的不只是手下的几万精兵,最重要的是各地百姓、军阀的态度。
只要这些人支持,复国并不困难;反之,死无葬身之地了!
一座渭水浮桥的被拆,让李继岌看到了天下人的态度,也预判到了自己的最终归宿。
然而已经走到了这里,不搏一把说不过去,是生是死,最后还是再痛痛快快打一场吧!
李继岌下令渡河,顺水浮渡,几万人的部队当天全部到达渭南。
渡河的过程中大家各显神通,竹筏啦,小船啦,甚至是浮木都用上了,争先恐后,场面热闹非凡。
然而大家渡河的热情并不是想要去打仗,而是归心似箭,他们要回家!
一旦到达对岸,逃兵数量猛增,就连李继岌的心腹人员吕知柔等人都跑了个干干净净。
李继岌感到绝望。
本来还想着拼着一死打一场呢,现在看来完全没必要了。
李从袭适时地说了一句话:“事已至此,大势已去,殿下您好自为之!”
还有什么好自为之的,到头来,一死而已!
李继岌徘徊流涕,命令随从李环杀掉自己。
李环不忍,李继岌再三催促。
李环大哭:“奴才不忍心在郎君面前动手!”
李继岌随即趴在床上,李环在背后将其勒死。
李继岌一死,六军无主,任圜带军继续东行。李嗣源让石敬瑭前去慰军,军心这才稳定下来。
随后,这支近三万人的精锐部队返回洛阳,安顿下来。
李继岌的死,对李嗣源来说是天大的好事,登基路上的最后一块拦路石被搬走了,他可以安心登基做皇帝了。
在做皇帝之前,要先把一些罪臣给杀掉来平民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