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熟悉的人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赵开山祖籍山东,齐鲁之地自古就是英雄辈出,尚武之风甚浓,所谓乱世重武盛世从文,习武并没有改变这个山东小山村里的贫穷,但是在那个物质极其缺乏的年代,农闲之时习武似乎成为了一种习惯,几乎家家习武人人练拳,在那个山村的麦场上,到处可见的木人桩和梅花桩,那些街头巷尾闲聊的老人随便拉一个出来就是几十年内家拳火候的练家子,而赵开山的老爹在那个村子里算是一个另类,他从小体弱多病,并非每一个习武的人都想当绝世高手,所以也没有什么根骨不够之类的说法,但是先天不足的赵老爹肯定是不能跟同龄人一样正常习武,在那样的尚武之风下,不能习武的赵老爹自然是成了同龄人的笑话和欺负对象,好在赵老爹四肢无力却头脑却称得上灵光,加上学习的刻苦考上了师范,毕业之后回村里当了一个小学老师。
当时村子里的人除了务农练拳之外,最大的收入就是外出走江湖卖艺,日子一个个过的捉襟见肘, 反而是从小体弱不能习武的赵老爹成了村子里第一个端上了铁饭碗的人,老师古时候称之为先生,社会地位自然是高,加上赵老爹不像是村子里的其他人一样因为常年习武而五大三粗,他年轻时候有着读书人特有的斯文秀气,端上了铁饭碗之后经人介绍和隔壁村的姑娘结了婚,这个姑娘姓宋,是个十里八村的漂亮姑娘,结婚之后夫妻二人小日子过的其乐融融,五年之后有了两个孩子,儿女双全。
农村有句老话叫作财不露白妻不宜美,财露而招贼,妻美遭人惦记, 并非每个习武之人都是重情义讲规矩的武林中人,这个村子里多的是泼皮无赖,宋姓的姑娘嫁给了赵老爹这样的斯文人,平日里打扮的十分时尚,可不像村子里那些没有读过书每天练拳练的满手老茧的姑娘一般,村子里的几位泼皮自然是惦记已久。
这一日赵姓的几位族人一起喝了几两高度但是廉价的自酿酒,恰逢看到往学校里送饭的宋家姑娘,酒壮怂人胆,几个人都是一起长大的弟兄,一个眼神就能彼此会意,走上前去把宋家的姑娘拖进了麦草垛里就把平日里想做的事给做了。
那一天,赵开山就跟在母亲的后面,看着母亲被那几个族中的长辈拖走,他冲上去,年幼的他却被那个族中叔叔一脚踹翻在地站不起来。
当几个人心满意足的提起裤子走的时候,宋姓的姑娘早已被折腾的不成人形,闻讯敢来的赵老爹脱下了衣服抱着自己的媳妇儿放声痛哭, 赵老爹是上过学的人懂法, 他一方面让自己年迈的母亲看着自己的媳妇儿免得她寻了短见,另一方面则是去麦草垛那边把物证保留,还找了几个亲眼看到的乡亲们作为人证, 证据都在了,那接下来便是报警抓人。
可是还没等赵老爹报警,就被族里的人给带走, 那几个泼皮酒醒之后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连忙找到家里人帮忙处理,家里人报告了族里的几位长辈, 再一查自然知道了赵老爹要报官的打算,几位长辈一合计,连夜的把赵老爹叫进了祠堂。
八十几岁的赵家老太爷端坐在祠堂正席,当着赵老爹的面把那几个泼皮抽的皮开肉绽,之后赵家老太爷点了一根洋烟卷儿对赵老爹说道:“错, 这几个畜生犯了,该打的打了,但是古话说的好,家丑不可外扬, 这件事是万万不得报官的,报官了,他们几个都要去蹲牢房,这辈子就毁了,不但他们毁了, 你媳妇儿小梅这辈子的名声也毁了,依我看,他们几个如今也挨了打,再让他们凑出点钱,这件事也便是了了,你看如何?”
几个泼皮皮糙肉厚,别说就受了这点皮外伤,就算是伤筋动骨也不过百日光景便可痊愈,这件事岂能一句家丑不可外扬就能了了?
赵老爹自然是不同意,不过书生意气的他不知道赵老太爷说的话不是商量,而是命令,从那天开始,赵老爹的家门外便被那几个泼皮无赖和他的家人们围住,他们逼着赵老爹还有宋姓的姑娘签下和解的文书。不签? 那就甭想走出这个家门,就连赵开山还有小妹赵文配都被同龄孩子欺辱警告,孩子们骂是小梅不守妇道故意勾引, 孩子们能懂什么?这些话断然是大人所教。
那个年代没有电话,没有手机, 不出这个门便报不了警,宗族里的人不停的上门劝说,无非就是家丑不可外扬,更劝赵老爹要大度这些话,他们还说这件事如果真的报了官,那便是世仇,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们一个个的义正言辞苦口婆心,听他们的语气,反倒是赵老爹要谢谢他们为自己这个家操心。
读了一辈子书的赵老爹想不明白到底是自己错了还是族人错了?
又或者在这个村子里,拳头就是道理,没有什么对与错?
自己读了这一辈子书,当了先生,却依旧是护不住家里的女人。
那自己读的又是什么书?
赵老爹一口气没上来,吊死在了家里的房梁上。
赵老爹死了,家里的顶梁柱便没了。
剩下的孤儿寡母,那便更好欺负啦。
这件事也便是不了了之,赵老爹刚下葬,赵开山就亲眼看着奶奶哭着喝下了农药,外婆外公家里来了人想接母亲回去,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赵开山祖籍山东,齐鲁之地自古就是英雄辈出,尚武之风甚浓,所谓乱世重武盛世从文,习武并没有改变这个山东小山村里的贫穷,但是在那个物质极其缺乏的年代,农闲之时习武似乎成为了一种习惯,几乎家家习武人人练拳,在那个山村的麦场上,到处可见的木人桩和梅花桩,那些街头巷尾闲聊的老人随便拉一个出来就是几十年内家拳火候的练家子,而赵开山的老爹在那个村子里算是一个另类,他从小体弱多病,并非每一个习武的人都想当绝世高手,所以也没有什么根骨不够之类的说法,但是先天不足的赵老爹肯定是不能跟同龄人一样正常习武,在那样的尚武之风下,不能习武的赵老爹自然是成了同龄人的笑话和欺负对象,好在赵老爹四肢无力却头脑却称得上灵光,加上学习的刻苦考上了师范,毕业之后回村里当了一个小学老师。
当时村子里的人除了务农练拳之外,最大的收入就是外出走江湖卖艺,日子一个个过的捉襟见肘, 反而是从小体弱不能习武的赵老爹成了村子里第一个端上了铁饭碗的人,老师古时候称之为先生,社会地位自然是高,加上赵老爹不像是村子里的其他人一样因为常年习武而五大三粗,他年轻时候有着读书人特有的斯文秀气,端上了铁饭碗之后经人介绍和隔壁村的姑娘结了婚,这个姑娘姓宋,是个十里八村的漂亮姑娘,结婚之后夫妻二人小日子过的其乐融融,五年之后有了两个孩子,儿女双全。
农村有句老话叫作财不露白妻不宜美,财露而招贼,妻美遭人惦记, 并非每个习武之人都是重情义讲规矩的武林中人,这个村子里多的是泼皮无赖,宋姓的姑娘嫁给了赵老爹这样的斯文人,平日里打扮的十分时尚,可不像村子里那些没有读过书每天练拳练的满手老茧的姑娘一般,村子里的几位泼皮自然是惦记已久。
这一日赵姓的几位族人一起喝了几两高度但是廉价的自酿酒,恰逢看到往学校里送饭的宋家姑娘,酒壮怂人胆,几个人都是一起长大的弟兄,一个眼神就能彼此会意,走上前去把宋家的姑娘拖进了麦草垛里就把平日里想做的事给做了。
那一天,赵开山就跟在母亲的后面,看着母亲被那几个族中的长辈拖走,他冲上去,年幼的他却被那个族中叔叔一脚踹翻在地站不起来。
当几个人心满意足的提起裤子走的时候,宋姓的姑娘早已被折腾的不成人形,闻讯敢来的赵老爹脱下了衣服抱着自己的媳妇儿放声痛哭, 赵老爹是上过学的人懂法, 他一方面让自己年迈的母亲看着自己的媳妇儿免得她寻了短见,另一方面则是去麦草垛那边把物证保留,还找了几个亲眼看到的乡亲们作为人证, 证据都在了,那接下来便是报警抓人。
可是还没等赵老爹报警,就被族里的人给带走, 那几个泼皮酒醒之后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连忙找到家里人帮忙处理,家里人报告了族里的几位长辈, 再一查自然知道了赵老爹要报官的打算,几位长辈一合计,连夜的把赵老爹叫进了祠堂。
八十几岁的赵家老太爷端坐在祠堂正席,当着赵老爹的面把那几个泼皮抽的皮开肉绽,之后赵家老太爷点了一根洋烟卷儿对赵老爹说道:“错, 这几个畜生犯了,该打的打了,但是古话说的好,家丑不可外扬, 这件事是万万不得报官的,报官了,他们几个都要去蹲牢房,这辈子就毁了,不但他们毁了, 你媳妇儿小梅这辈子的名声也毁了,依我看,他们几个如今也挨了打,再让他们凑出点钱,这件事也便是了了,你看如何?”
几个泼皮皮糙肉厚,别说就受了这点皮外伤,就算是伤筋动骨也不过百日光景便可痊愈,这件事岂能一句家丑不可外扬就能了了?
赵老爹自然是不同意,不过书生意气的他不知道赵老太爷说的话不是商量,而是命令,从那天开始,赵老爹的家门外便被那几个泼皮无赖和他的家人们围住,他们逼着赵老爹还有宋姓的姑娘签下和解的文书。不签? 那就甭想走出这个家门,就连赵开山还有小妹赵文配都被同龄孩子欺辱警告,孩子们骂是小梅不守妇道故意勾引, 孩子们能懂什么?这些话断然是大人所教。
那个年代没有电话,没有手机, 不出这个门便报不了警,宗族里的人不停的上门劝说,无非就是家丑不可外扬,更劝赵老爹要大度这些话,他们还说这件事如果真的报了官,那便是世仇,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们一个个的义正言辞苦口婆心,听他们的语气,反倒是赵老爹要谢谢他们为自己这个家操心。
读了一辈子书的赵老爹想不明白到底是自己错了还是族人错了?
又或者在这个村子里,拳头就是道理,没有什么对与错?
自己读了这一辈子书,当了先生,却依旧是护不住家里的女人。
那自己读的又是什么书?
赵老爹一口气没上来,吊死在了家里的房梁上。
赵老爹死了,家里的顶梁柱便没了。
剩下的孤儿寡母,那便更好欺负啦。
这件事也便是不了了之,赵老爹刚下葬,赵开山就亲眼看着奶奶哭着喝下了农药,外婆外公家里来了人想接母亲回去,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