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断梗浮萍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八章:众欢喜回家度国庆,闲乱侃论乡风变迁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说说南方那边的大城市是个什么样子的?是不是都像电视上面演的那样到处是高楼大厦?”赵玖明呵呵一笑道:“那边到处都是高楼,密密麻麻的,很繁华的地方,只能看到马路的前后和上面的天空。”大爷爷道:“是很发达,那边的人是不是也很富裕?”赵玖明答道:“城市的本地人比较少,很多都是外省份过去打工的人。当地的本地人在宅基地上盖了很高的楼房,然后分隔成小间,租给那些打工者了,他们平时只收收房租,收入比我们这边高的高。”大爷爷笑了笑说:“看样子,农村和城市以后的收入差距会越来越大啊,只收收房租,是轻松,不像我们这边忙活一年到头也落不下几个钱。”

  大爷爷坐在那里喝了一口水,又说道:“我小时候,在我们县城一带有多处日伪军的据点,他们经常来我们村催粮食,我从十四五岁就开始加入民兵,在村口放哨。那个时候没有吃的,没有穿的,但是人的精气神比较好。再到了后来,我入了党,在生产队做了十几年队长,到现在,我感觉大家主动付出的精神不如之前了,现在都在讲究钱,为了私利而不顾集体的事情也大有存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有公平正义还好,若是让投机倒把盛行,击鼓传花,最终只是富了少部分人,贫富差距扩大的受害者是普通的贫民老百姓。”赵玖明听着,并点了点头。

  大爷爷深深叹了一口气,说:“在八十年代中期,咱们村为了解决下雨天难排水的情况,村上所有的男劳力全部参与了挖池塘活动,在我们村南头东西方向挖了一个长100多米,面积有30亩地的池塘,村子东部和东北部,西部和西北部,中部和中北部又挖了六个池塘,7个池塘总面积估计有90亩,都有六七米深。自从挖好池塘后,这十几年,无论再大的雨,家家户户的水都能够很快排进就近的池塘里去,也从来没有遇到过水涝灾害。挖池塘的时候,全部都是人力,用铁锨一点点的挖,用地板车一车车的将土拉走,还不管饭,也没有工钱,到了饭点自己回家吃,吃完后回来接着干。就这样,大家把整个村子上的池塘都挖完了.如果放在现在,估计这种工程很难再去干了,心不齐了。”

  赵玖明点了点头,道:“这些池塘现在都还在啊,我以为是之前老祖宗挖的呢,原来是你们这一代人干的。”大爷爷笑了笑,说:“不过现在这些池塘的作用已经不如以前了,之前下雨后家家户户不存水,都流出去了,现在不行了,就拿我们南边这个池塘来说吧,自从前几年修了这条南北的公路,把池塘东西分开不相连了,东边这里下个中雨就满了,家家户户的水只能排在了路上,路上也满了后,雨水就只能留在了自己的家里。也没有其他办法,只能等着天气蒸发干。下雨过后总有个十天八天的要淌水在门口这个路上走过去。”

  赵玖明说道:“那这样的话,池塘的排水作用大大减弱了。”大爷爷说:“是的,自从修了马路后,有些人家又在两边盖上了房子,池塘也就更小了,现在一到夏天总有那么一两场大雨让这边无法通行。我们这一代人都老了,也管不动这种事情了,但是看着让人犯愁。”

  大爷爷顿了顿,拿起碗喝了一口水,说道:“现在都是金钱社会了,每个人也都开始各管自家事。我改造地球干了大半辈子,到头来还是衣食不足,贫穷落后。”赵玖明说道:“社会发展阶段不同了,以前国家经济落后,农业是第一产业,现在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正在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这会导致大部分人群工作的改变,也会导致大家思想观念上的变化。按照先富带动后富,最后走向共同富裕,以后我们会跟上发达城市水平的。”大爷爷点了点头,感叹道:“可能我是等不到那个时候,可能你们可以遇上。还没有等到富裕,穷人先老了。”

  赵玖明改变了话题,问道:“今天中秋节了,怎么没有见三叔在家?”大爷爷说:“他出去跟人做小工搬砖去了,离得有点远,估计还要等会才回来。”“过节了也不放天假啊?”大爷爷笑道:“家里干活还分什么假期,有活的时候就一直干,直到把工程干完为止。”赵玖明听后点了点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在大爷爷家聊了一会天后,赵玖明就回去了。家里的街道上黑乎乎的,连个路灯也没有。到家后,赵玖明看到母亲在院子里的桌上摆着三个碗,在上供,一个碗里有三块月饼,一个碗里有三个苹果,另外一个碗里放着一个大石榴。赵玖明想,上供在母亲眼里也是一种信念吧,这样可以期盼着未来子孙平安,来年风调雨顺。

  赵玖明跟母亲两人闲聊了一会,在自己的行李包内拿出来1000元钱递给了母亲,让她平时改善生活用,然后赵玖明就回里屋里看书去了。过了一会,赵玖明拿出了一瓶酒,倒了一杯,又拿了点花生米做菜肴,一个人喝了几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看着窗外的明月,想想以往的亲人,让人禁不住的有些伤悲。

  本章已结束,接下来请看第十九章:张惠海宾见面相亲,好伙伴闲聊忆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