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章 为中国科幻,加油!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的市场规模增速高于平均水平。在有声阅读方面,2019年科幻有声阅读市场规模约为8000万,同比增长33%。
蓬勃的市场反映出人们对科幻这一“最具创新力”的精神文化产品的渴求。
然而,数据中也有令人忧虑的一面,这份由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共同完成的报告还显示:科幻影视整体还是比前一年有所下降;科幻图书在2019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1022.7亿元码洋规模中占比1.30%,较上一年的1.40%有稍许下降。
究其原因,或可从科幻图书市场过度依赖头部畅销书中窥出端倪。目前基本以《三体》《银河帝国》、凡尔纳科幻系列撑起绝大部分科幻图书市场。例如《银河帝国》系列2019年一年销量高达124万册,总码洋超过4000万元。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科幻类文化产品种类多,市场大,但优秀作品不足、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幻文学作品后继乏力等问题。读者和观众怀着好作品能更多些的期待,面对“吃不饱”“不解渴”的现状,可能就会放弃消费和关注。
“中国科幻产业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等待挖掘。”青年科幻作家陈楸帆认为,我国目前诞生了许多前沿科技成果,如何将这些看似离大众遥远的内容通过科幻的想象融入国人的认知,让科幻意识变为生动有趣的故事,从而影响更多人,是必须思考的问题。
好的科幻作品什么样?
需要反映科技时代风起云涌的变化
“中国科幻文学的历史已逾百年,它的萌生、发展和兴盛,始终与中华民族争取民族复兴、建设伟大的现代化国家的梦想紧密相连。”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眼里,几代科幻文学作家在大地与星空之间的翱翔与书写,为中国文学开辟了绚烂雄奇的风景。时代在发展,人民群众的眼界在拓宽、品位在提升,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科幻文化作品提出了更高要求,这需要我国的科幻界创造更多同新时代相匹配的科幻文化精品,实现从“高原”到“高峰”的迈进。
继《三体》《流浪地球》之后,中国科幻还能不能更加“解渴”?这是科幻领域在“十四五”期间要作答的一张考卷。在吴岩看来,目前在科幻作品内容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没有大的差异,同样关注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新变化,但我们需要一些有特色的、不同的作品,这才是科幻创新的本质。
该如何破题?“对于科幻创作者来说,需要对科技时代发生的风起云涌的变化有充分的感知力,并将对时代变化的思考反映到科幻作品中。”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认为,科幻创作应该反映时代变化,打破小圈子,积极跨界,打破科学、人文、艺术、教育之间的隔阂,与“圈外”融合,才能营造共融生态,产生更大动能。
科幻产业要兴旺发达,离不开产业模式的进一步健全和人才培养的跟进。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荣誉理事、科幻作家董仁威表示,科幻电影需要一个完备的工业化体系,将更多专业人才引入行业,成立更多具有商业化运作能力的原创团队,才能把整个科幻产业链的力量团结起来。
科幻电影对特效技术的要求之高也是显而易见的,其制作需要更多高新技术的加入。而“特效不只是技术的简单运用,宏观而言,跟整个电影的制作,乃至科幻电影的生态发生更深刻的互相影响。国内的技术发展很强,也很成熟。但是这些技术,无论是自动化控制,还是涉及动作捕捉、面部表情捕等识别技术,大量的技术没有在电影行业充分应用起来。”在导演路阳看来,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技术领域并不知道我们电影行业的需求是什么。”
可喜的是,一系列措施正在积极开展。北京市市长陈吉宁在2020中国科幻大会上表示,将打造科幻产业发展的新高地,推动北京在科幻领域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城市。今年7月,国家电影局与中国科协共同发布了《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我国首次就科幻电影颁布指导性文件。目前,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牵头,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科学院等十多个单位还组成了促进科幻电影发展联系机制,促进科学技术与影视创作的深度融合。
第(3/3)页
的市场规模增速高于平均水平。在有声阅读方面,2019年科幻有声阅读市场规模约为8000万,同比增长33%。
蓬勃的市场反映出人们对科幻这一“最具创新力”的精神文化产品的渴求。
然而,数据中也有令人忧虑的一面,这份由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共同完成的报告还显示:科幻影视整体还是比前一年有所下降;科幻图书在2019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1022.7亿元码洋规模中占比1.30%,较上一年的1.40%有稍许下降。
究其原因,或可从科幻图书市场过度依赖头部畅销书中窥出端倪。目前基本以《三体》《银河帝国》、凡尔纳科幻系列撑起绝大部分科幻图书市场。例如《银河帝国》系列2019年一年销量高达124万册,总码洋超过4000万元。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科幻类文化产品种类多,市场大,但优秀作品不足、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幻文学作品后继乏力等问题。读者和观众怀着好作品能更多些的期待,面对“吃不饱”“不解渴”的现状,可能就会放弃消费和关注。
“中国科幻产业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等待挖掘。”青年科幻作家陈楸帆认为,我国目前诞生了许多前沿科技成果,如何将这些看似离大众遥远的内容通过科幻的想象融入国人的认知,让科幻意识变为生动有趣的故事,从而影响更多人,是必须思考的问题。
好的科幻作品什么样?
需要反映科技时代风起云涌的变化
“中国科幻文学的历史已逾百年,它的萌生、发展和兴盛,始终与中华民族争取民族复兴、建设伟大的现代化国家的梦想紧密相连。”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眼里,几代科幻文学作家在大地与星空之间的翱翔与书写,为中国文学开辟了绚烂雄奇的风景。时代在发展,人民群众的眼界在拓宽、品位在提升,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科幻文化作品提出了更高要求,这需要我国的科幻界创造更多同新时代相匹配的科幻文化精品,实现从“高原”到“高峰”的迈进。
继《三体》《流浪地球》之后,中国科幻还能不能更加“解渴”?这是科幻领域在“十四五”期间要作答的一张考卷。在吴岩看来,目前在科幻作品内容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没有大的差异,同样关注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新变化,但我们需要一些有特色的、不同的作品,这才是科幻创新的本质。
该如何破题?“对于科幻创作者来说,需要对科技时代发生的风起云涌的变化有充分的感知力,并将对时代变化的思考反映到科幻作品中。”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认为,科幻创作应该反映时代变化,打破小圈子,积极跨界,打破科学、人文、艺术、教育之间的隔阂,与“圈外”融合,才能营造共融生态,产生更大动能。
科幻产业要兴旺发达,离不开产业模式的进一步健全和人才培养的跟进。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荣誉理事、科幻作家董仁威表示,科幻电影需要一个完备的工业化体系,将更多专业人才引入行业,成立更多具有商业化运作能力的原创团队,才能把整个科幻产业链的力量团结起来。
科幻电影对特效技术的要求之高也是显而易见的,其制作需要更多高新技术的加入。而“特效不只是技术的简单运用,宏观而言,跟整个电影的制作,乃至科幻电影的生态发生更深刻的互相影响。国内的技术发展很强,也很成熟。但是这些技术,无论是自动化控制,还是涉及动作捕捉、面部表情捕等识别技术,大量的技术没有在电影行业充分应用起来。”在导演路阳看来,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技术领域并不知道我们电影行业的需求是什么。”
可喜的是,一系列措施正在积极开展。北京市市长陈吉宁在2020中国科幻大会上表示,将打造科幻产业发展的新高地,推动北京在科幻领域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城市。今年7月,国家电影局与中国科协共同发布了《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我国首次就科幻电影颁布指导性文件。目前,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牵头,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科学院等十多个单位还组成了促进科幻电影发展联系机制,促进科学技术与影视创作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