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1949开国大典实录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蒋介石离开大陆前后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蒋介石是在极度困顿和忧虑中迎来1949年的。

1949年元旦,蒋介石在他的日记“提要”栏除了例行写的“雪耻”两字之外,还引用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两段话,然后这样写道:“今日又是一个新年新日了,我的德行心灵,果有新进否?去年一年的失败与耻辱之重大,为从来所未有。幸赖上帝的保佑,竟得平安过去了,自今年今日起必须做一新的人,新的基督人,来做新民,建立新中国的开始,以完成上帝所赋予的使命,务以不愧为上帝的子民,不失为基督的信徒自誓,去年一年虽经过全年的试验,遭遇无数的凶险,对于上帝与基督的信心毫不动摇实可引为自慰也。”

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这个时候蒋介石已经决定下野,而日记的“一周反省录”里,蒋介石思考分析了下野后可能发生的情势和对策。其后几天的日记也多涉及中外各方反应,同时密切注意华北战况,也不忘强调下野是为了“重起炉灶”。

在正式宣布下野前夕,蒋介石在1月16日到南京中山陵“别陵”。“正午到陵墓谒陵默祷此为离京别陵之纪念也”。显然这次“别陵”更向是“辞庙”,从此终其一生他再也没有看见中山陵了。

蒋介石于1月21日宣布正式辞职,由李宗仁代理总统。此后,南京中央社正式播发这一新闻。下午4时10分,蒋介石飞离南京前往杭州小游,次日回到家乡奉化县溪口镇。

自下野回家乡到1949年4月25日离开家乡,蒋介石在旧宅住了3个月又4天,此次是他自参加辛亥革命后在故居丰镐房住得时间最长的一次。以前两次下野及在政务之余,虽说经常回溪口,可是住的时间均不长。这次下野则处于全面不同的形势和局面,他比谁都清楚,此次回家可能是有生之年的最后一次了,他是来向家乡告别的。正如蒋经国在日记中所说:“此次下野,得返溪口故乡,重享家园天伦之乐,足为平生快事;而在战尘弥漫之中,更觉难得。”“回到家乡奉化溪口,突然又体味到十分温暖的乡情;而且尽量享受了天伦的乐趣。”蒋经国总结道:“盖,父亲一生最喜过平淡的生活也”。

蒋介石一到家,就以进宗谱为名开祠堂祭告祖宗,大摆宴席,溪口略有名声的人和蒋家宗族的人都被请到场。席间因为国民党军事战线一败涂地而气氛沉闷,各有所思。蒋介石则很明智,没有大谈国家大事,只是谈了一些家乡建设小事。他说应该在溪口开办一些小型加工业和纺织业,利用溪水发电,把溪口建成以农业为主,也有小型工业的示范农村集镇。话虽这么说,但是他本人已经没时间来进行这样的建设了。

给家乡人印象最深的,是蒋介石庆贺1949年除夕和新年的到来。临到除夕,由武岭学校校长施季言出面,到南京请来一个京剧班,在溪口演出一个多月,蒋介石看过几次。期间,丰镐房还准备了一次规模盛大的年夜饭,从南京赶来贺新年的有西南军政长官张群、立法院副院长陈立夫等,地方各级父母官,蒋家宗族,镇一级的名人以及蒋家各姻亲友人,统统到场。那天,蒋介石坐在正厅首席,奉化县县长周灵钧应邀相陪。武岭中学校长周季言和警卫组主任石祖德,分坐两旁。蒋经国夫妇在下首执壶敬酒。席间,蒋介石还是大谈建设家乡,设想要在溪口建一座大桥,这样汽车可以直通法华庵。表面上看,他似乎很平静,但内心深处是翻江倒海。正如蒋经国在日记中所说:“农历元旦,黎明即起,在溪岸四望山景。念一年又过,来年如何,实难想象,更不知多少人在痛苦和忧愁中,度此年节。目前整个社会,充满了血和泪,我纵欲新年言吉语,但事实如此,又如之何!”

在溪口期间,蒋介石去了当地所有略有名气并对蒋家有意义的地方。每到一地,他总是大谈发展计划,但听闻者却都另有一番感受。当事人这样回忆说:“呆着不动,好像在记忆儿时到这些地方的光景,又好像在寻觅着什么,依依不舍。那种唯恐遗漏了什么、那种难分难解的离情别意,深深地揪住了他的心。直到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他还不愿离去,像在等待什么奇迹出现。”

故里难离,心情之沉重可想而知。

1949年4月20日,《国内和平协定》签字的最后期限到来之日,由于国民党拒绝签字,国共新一轮谈判宣告破裂,随后人民解放军第三、二、四野战军发起渡江战役,跨越长江,于4月24日解放南京。

这个时候,“闲居”溪口镇的蒋介石再也住不下去了。沿宁沪铁路、公路和宁杭公路滚滚而来的解放军铁流正在向浙东靠近,驻扎奉化的原青年军208师改编的第87军已经紧张万分。在这种情况,蒋介石开始着手逃亡了。他首先匆匆忙忙把儿媳和第三代子孙送往台北。

4月25日上午,天气阴沉,蒋介石带着蒋经国等拜别祖坟,再走上飞凤山顶,极目四望,一语不发。下午2时左右,拜别祖堂,离开故里,乘车至方门附近海边,再步行到象山口岸。因为水浅,先登上竹排。蒋介石坐在竹排上的椅子上,在蒋经国、俞济时的陪同下,前往来此接应的汽艇。再由汽艇送往早就停在头江口外的清江中的“太康号”军舰,出狮子口就是大海了。当时,护送蒋介石上竹排的都是当地的保甲长们,完成任务后都领到一块银元,只是他们都不敢拿,把钱全退给了保长。

自此之后,蒋介石就再也没有回到过家乡。

1949年4月26日下午1时,“太康号”军舰到达上海黄浦江中的复兴岛。蒋介石此行的目的,一是指挥“保卫大上海”;二是督促航运抢运各种物资;三是安排撤走还未被解放军消灭的上海守军。

在上海期间,5月3日蒋介石在日记的右侧写了“本日杭州撤守”几个字。次日负气似地写了:“余主张早撤不再为美国守门上当也”一句话。5日下午,蒋介石带着儿子去虹桥路拜别宋美龄父母的墓,然后去东平路上当年他与宋结婚时的新居“爱庐”看最后一眼。那时宋美龄还在美国,归期未知,蒋介石当时凄惶的心情不禁流露在日记里:“晡与经儿同往虹桥路岳父母墓前敬谨告别,回程到东平路爱庐视察,全室皆空,但觉凄凉与愧惶而已。”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