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二十四史列传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八章【以德服人】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商汤的坟墓与他朝夕相伴。商汤虽然是商朝的开国君主,坟墓却与普通人的墓差不多,墓地上只有一座低矮的宫室,供一年一度的祭祖之用。
守墓的老人听说太甲是因为违犯祖宗的制度,被放逐到墓地上来的,就把当年商汤创业的故事,以及商汤订下的种种规矩,每天对太甲讲述,教育太甲应当以自己的祖父作榜样,做个好的家长。
太甲是有思考能力的人,想想祖父创业的艰辛以及伟大功绩,让太甲既神往又羞愧,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越来越觉得自己对不起祖父在天之灵,再想想夏桀的下场,心里一丝寒意升起,于是太甲决心改正错误。
太甲以祖父作榜样,开始对老百姓和颜悦色,做事情也变得雷厉风行,违反祖制和朝廷法律的事,太甲是绝不会做的。
三年过去了,伊尹时刻关注着太甲在桐宫的所作所为,他的行动早己有人报告给伊尹了。太甲的悔过自新,让伊尹十分高兴,于是亲自带着文武大臣把太甲接回首都毫城,严肃而郑重地把政权交还给他。
太甲吸取夏桀灭忘得教训,按商汤时传下来的章法循规蹈距地做事,听从身边大臣的良言良策,把上至国家大事下到百姓生活都治理得井然有序,商朝进入了一个稳定发展的时期。
太甲死后,太甲之子,沃丁即位,仍以伊尹为相,伊尹之后,沃丁以咎单为卿士,即宰相,咎单也是商汤得老臣,他辅佐朝政,仍然采取伊尹节俭、宽民的政策,笃行汤法,并且也作了《沃丁》,用以警醒沃丁,发扬祖制,以德治商。
这时的“德”字,非儒家的那个“德”,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
河南开封市杞县空桑村为伊尹的生地与故里,伊尹也是中国第一个见之于甲骨文记载的教师。
伊尹已经不是用牛人就能形容了,准确的说是厨师、老师、医生、思想家、军事家、战略家、政治家,比很多“砖家”厉害的专家,他死后和商汤一起享受商王室的祭祀。
伊尹出生后,被有莘国的厨师收养,父亲是个既能屠宰又善烹调的家用厨师,他的母亲是居于伊水(今洛阳伊河)之上采桑养蚕的农人。
伊尹小时侯就聪明颖慧,勤学上进,长大了,在自己家附近耕田,掌握了烹调技术,又深懂治国之道。
烹调技术可以手把手得教,懂治国之道就是天才,就如朱元璋的几个大将,徐达、常遇春无师自通。
伊尹由厨师入宰相,幼年学习了烹饪之术,长大以后成为精通烹饪的大师。并由烹饪而通治国之道,说汤以至味,成为商汤心目中的智者贤者,被任用为相。
伊尹在餐馆干过,建树卓著,烹饪理论与实践较全面,他的烹饪理论水平绝对是一流的。
他借烹饪的事说治国之道,如果没有烹饪理论的研究和烹饪实践的体会,是不可能说得那么在行、那么精辟,从而打动商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