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一黑一白】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这一类的有宋愍公、楚怀王。
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认为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废除了,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就自称“始皇帝”,然后到儿子称二世,孙子称三世,如此千秋万世。可惜秦朝传了两世就玩完了,接下来的西汉又恢复了谥号。
士会去世后谥号为“武”,这就是士会被称作范武子、随武子的原因,是氏+谥的称法。
就从最高领导开始吧。
夏朝君主称“后”,商朝则称“王”,周朝沿袭了这种习称也称“王”,又因为周王以上天之子自诩,故又称“天子”。臣子称呼天子可以用“王””、“大王”、“天王”或者“大君”。天子自称则用“孤”、“寡人”、“余”、“余(予)一人”、“朕”,有时也自称“不谷”。“寡人”“孤”都是表示自己是寡德之人,“不谷”表示不结谷子,也是德行浅薄的意思,这是君主的谦称,所以也适用于诸侯国君甚至世卿大族宗主的自称。但是“余”、“余(予)一人”、“朕”是只适用于天子,诸侯君主是没有资格用这些自称的。据记载,孔子去世后,鲁哀公发诔文进行沉痛哀悼,“老天真是不慈悲呀,不肯留下这样一位智慧的老人,让他辅助余一人当好国君,现在,我茕茕孑立,痛苦万分。呜呼哀哉,失去了尼父,我都没有效法的对象了!”结果却招致孔子弟子端木赐地批评:夫子在世时国君不能重用他,夫子去世了却发诔文悼念,还有身为诸侯自称“余一人”,这都是不合乎礼法的,“君两失之”。
端木赐称鲁哀公“君”,这是一国之长的意思。在彼时,所有诸侯国不论大小均可以称其国君为“君”。另外还有一个称法,“公”,不过在运用时有所限制。周朝有五等爵位:公、候、伯、子、男,称呼诸侯国君按照就爵位,如宋国是公爵国,诸侯会见时就会尊称其为宋公;齐国是侯爵国,那么大家就会称他为齐侯;郑伯、秦伯道理相同,都因为是伯爵国家;像邾国是个子爵国,大家提到其国君时就会称其邾子。不过这主要体现在生前,死后就可以一律称公,像郑庄公、秦穆公,就连邾国国君也可以被称为公,如邾文公。
当然,诸侯国君有双重身份,他们同时还是天子的臣属,所以他们觐见天子时还是要自称“臣”,一些古装电视剧中诸侯国君觐见天子时还是一句一个“寡人”,我想周天子有剐了他的欲望。还有一些国君见了自己老妈也是一句一个“寡人”,我想他老妈肯定想给他一个大耳刮。
天子则称异姓诸侯“伯舅”,而管同姓诸侯叫“叔父”,这是本家与姻亲关系。
诸侯国的大臣在本国国君面前要称“臣”,在天子面前则自称“陪臣(臣子的臣子)”,在他国国君面前自称“外臣”。如两国会见时尊称对方为“贵国”,尊称对方国君为“贤侯”、“君侯”,而己方则谦称“敝国”或者更谦卑的“敝邑”,称呼己方国君为“寡君”。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称呼一个重要特点,即对他人使用尊称,对自身则使用谦称,这种习俗也为后世所沿用。
卿大夫称呼其国君、家臣称呼其所属卿大夫也可以用“主”、“主公”、“主君”。
另外还有一个很常见的尊称,“子”,在春秋初期“子”是对身居高位公卿的敬称,如齐国的高子、国子,这是对周天子高配给齐国的世卿大族高氏、国氏宗主的尊称。到后来,卿大夫皆可称子,再后来此称呼也被一般人所用,用于同僚之间,甚至子女称呼父亲,夫妻称呼对方。当然最常见的还是用来称呼受尊敬的学者,就是我们熟知的老子、孔子、孟子了,此时“子”变成了老师、先生的意思。
以排行相称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称呼。兄弟姐妹之间的排行按其大小分别是伯(孟)、仲、叔、季。
“伯,把也,把持家政也”,伯就是长的意思,按照宗法制,长子继承家业,弟弟必须对长兄服从。“伯”通“霸”,所以春秋时代最绕不过的称呼——“霸主”并非霸道、强横的意思,其实质含义是盟国之长。
“孟”也是长兄,不同的是伯是嫡长子,而孟是庶长子。孟字是个象形字,古人第一个孩子出世,要向神明祭祀,孟字就像是将孩子放入器皿向神明祈求得到保佑的过程,其长子的含义即由此而来。
“仲,中也,位在中也。”像孔子字仲尼,即排行老二。
“叔,少也。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这一类的有宋愍公、楚怀王。
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认为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废除了,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就自称“始皇帝”,然后到儿子称二世,孙子称三世,如此千秋万世。可惜秦朝传了两世就玩完了,接下来的西汉又恢复了谥号。
士会去世后谥号为“武”,这就是士会被称作范武子、随武子的原因,是氏+谥的称法。
就从最高领导开始吧。
夏朝君主称“后”,商朝则称“王”,周朝沿袭了这种习称也称“王”,又因为周王以上天之子自诩,故又称“天子”。臣子称呼天子可以用“王””、“大王”、“天王”或者“大君”。天子自称则用“孤”、“寡人”、“余”、“余(予)一人”、“朕”,有时也自称“不谷”。“寡人”“孤”都是表示自己是寡德之人,“不谷”表示不结谷子,也是德行浅薄的意思,这是君主的谦称,所以也适用于诸侯国君甚至世卿大族宗主的自称。但是“余”、“余(予)一人”、“朕”是只适用于天子,诸侯君主是没有资格用这些自称的。据记载,孔子去世后,鲁哀公发诔文进行沉痛哀悼,“老天真是不慈悲呀,不肯留下这样一位智慧的老人,让他辅助余一人当好国君,现在,我茕茕孑立,痛苦万分。呜呼哀哉,失去了尼父,我都没有效法的对象了!”结果却招致孔子弟子端木赐地批评:夫子在世时国君不能重用他,夫子去世了却发诔文悼念,还有身为诸侯自称“余一人”,这都是不合乎礼法的,“君两失之”。
端木赐称鲁哀公“君”,这是一国之长的意思。在彼时,所有诸侯国不论大小均可以称其国君为“君”。另外还有一个称法,“公”,不过在运用时有所限制。周朝有五等爵位:公、候、伯、子、男,称呼诸侯国君按照就爵位,如宋国是公爵国,诸侯会见时就会尊称其为宋公;齐国是侯爵国,那么大家就会称他为齐侯;郑伯、秦伯道理相同,都因为是伯爵国家;像邾国是个子爵国,大家提到其国君时就会称其邾子。不过这主要体现在生前,死后就可以一律称公,像郑庄公、秦穆公,就连邾国国君也可以被称为公,如邾文公。
当然,诸侯国君有双重身份,他们同时还是天子的臣属,所以他们觐见天子时还是要自称“臣”,一些古装电视剧中诸侯国君觐见天子时还是一句一个“寡人”,我想周天子有剐了他的欲望。还有一些国君见了自己老妈也是一句一个“寡人”,我想他老妈肯定想给他一个大耳刮。
天子则称异姓诸侯“伯舅”,而管同姓诸侯叫“叔父”,这是本家与姻亲关系。
诸侯国的大臣在本国国君面前要称“臣”,在天子面前则自称“陪臣(臣子的臣子)”,在他国国君面前自称“外臣”。如两国会见时尊称对方为“贵国”,尊称对方国君为“贤侯”、“君侯”,而己方则谦称“敝国”或者更谦卑的“敝邑”,称呼己方国君为“寡君”。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称呼一个重要特点,即对他人使用尊称,对自身则使用谦称,这种习俗也为后世所沿用。
卿大夫称呼其国君、家臣称呼其所属卿大夫也可以用“主”、“主公”、“主君”。
另外还有一个很常见的尊称,“子”,在春秋初期“子”是对身居高位公卿的敬称,如齐国的高子、国子,这是对周天子高配给齐国的世卿大族高氏、国氏宗主的尊称。到后来,卿大夫皆可称子,再后来此称呼也被一般人所用,用于同僚之间,甚至子女称呼父亲,夫妻称呼对方。当然最常见的还是用来称呼受尊敬的学者,就是我们熟知的老子、孔子、孟子了,此时“子”变成了老师、先生的意思。
以排行相称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称呼。兄弟姐妹之间的排行按其大小分别是伯(孟)、仲、叔、季。
“伯,把也,把持家政也”,伯就是长的意思,按照宗法制,长子继承家业,弟弟必须对长兄服从。“伯”通“霸”,所以春秋时代最绕不过的称呼——“霸主”并非霸道、强横的意思,其实质含义是盟国之长。
“孟”也是长兄,不同的是伯是嫡长子,而孟是庶长子。孟字是个象形字,古人第一个孩子出世,要向神明祭祀,孟字就像是将孩子放入器皿向神明祈求得到保佑的过程,其长子的含义即由此而来。
“仲,中也,位在中也。”像孔子字仲尼,即排行老二。
“叔,少也。
(本章未完,请翻页)